新兴
-
新兴县水台镇联合广东警官学院开展反邪宣传进景区活动
连日来,新兴县水台镇平安法治办联合广东警官学院、水台派出所走进祥顺金水台温泉小镇旅游景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反邪教宣传活动,将法治宣传与文旅场景深度融合,为平安水台建设添砖加瓦。景区宣传精准触达多元群体暑假期间,祥顺金水台温泉小镇作为热门旅游景区,每日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宣传小组充分利用景区人流量大的特点,将景区工作人员和游客同时纳入宣传范围。工作人员穿梭于景区酒店大堂各处,向大堂里的游客发放精心制作的宣传手册和环保购物袋等宣传品。“这些宣传品不仅实用,更有反邪教的重要信息,时时刻刻提醒我们防邪反邪,在潜移默化中让反邪教理念融入大家的生活。”从珠三角举家过来旅游的吴先生说。多元形式营造浓厚宣传氛围活动现场,图文并茂的展板整齐排列,以直观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揭示邪教的丑恶嘴脸和危害;游戏互动问答环节吸引了众多游客积极参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大家学习到了反邪教知识,增强了防范意识;工作人员现场讲解更是细致入微,派出所人员结合实际案例,娓娓道来,深入剖析邪教的特征、本质和危害,以及邪教如何利用人们的心理弱点,趁虚而入蒙蔽群众、欺骗群众。广东警官学院学生们表示,此次将流动反邪教基地的主要元素巧妙地搬至景区现场,营造“文旅+反邪”宣传氛围,为景区安全稳定注入法治力量。接下来希望通过形式丰富多样的宣传,全方位、多角度地向群众传递反邪教信息。接下来,新兴县水台镇将继续加强与各部门相关单位、企业的协作,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和内容,提升反邪教警示教育成效。通过持续不断地努力,让反邪教意识深入人心,为维护平安水台的和谐稳定作出更大的贡献。
2025-08-01 -
佛山大学“青行”实践团深入云浮市新兴县开展“百千万工程”社会实践活动
近日,佛山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青行”实践团以“红色调研+艺术赋能+教育关爱”三维模式,到云浮市新兴县水台镇开展了一场青年与乡村的深度对话。七天时间里,实践团成员用脚步丈量红色遗址,用画笔勾勒振兴图景,用知识守护童心成长,为“百千万工程”校地联动写下生动注脚。红色传承:在历史烽烟中触摸信仰温度在良田村红色教育基地,村支书陈建文指着展柜里斑驳的煤油灯,将实践团成员的思绪带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作为扎根乡土数十年的“红色讲解员”,他如数家珍地讲述着游击队战士用门板架桥、以稻草伪装行军路线的故事。墙上的历史照片里,1949年新兴县解放时群众推着小车运送物资的场景,与展柜中泛黄的《粤中报》号外形成时空对话。在良田村村委会里,实践团成员围坐成半圆,聆听这位65岁的老兵陈权长讲述1979年的战场往事。“当时我连枪都端不稳,但想到通讯兵的责任就是保障指挥畅通,再害怕也得往前冲。”老人提及当年上战场的经历,目光坚毅。当谈及如今每月领取的优抚待遇,他动情地说:“国家没有忘记我们这些老兵,你们年轻人更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这段跨越半个世纪的对话,让实践团成员吕诗婷在日记中写下:“原来‘军民鱼水情’不是课本上的抽象概念,而是刻在良田村每块青石板上的真实印记。”图为村支书陈建文带领实践团成员参观新高鹤旧址。梁舒婷 供图实践团还深入挖掘水台镇红色资源,整理出“红色地标打卡路线”:从新高鹤游击队成立旧址到蕉山战斗革命烈士陵园,从叶季壮故居到布茅村反“三征”战斗遗址,这些散落在田间地头的红色坐标,正通过青年学子的镜头与笔触,被整理成生动的红色教育素材。墙绘赋能:以艺术之笔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近日,位于棠下村文化活动中心旁的一面斑驳墙面完成华丽蜕变。经过“青行”实践团三天的集中奋战,这面曾被旧标语覆盖的墙面,已成为一幅面积达30余平方米的“乡村振兴画卷”:远处是金黄的稻田与劳作的村民,近处左边是手拿着“葛爽爽”饮品的村民和拿着“资助政策”宣传册子的“青行”实践团成员,右侧则是灰瓦白墙的古村落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墙面顶部“十珠连环 古韵棠下”的题字,巧妙呼应了当地传承千年的历史文化,为村庄增添了一抹亮色。据该实践团墙绘设计组组长黄孜涵介绍,墙面改造之初,村民们提议融入秋收传统图案,以展现乡村的质朴风情。实践团在充分吸纳村民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考察结果,为画作增添了诸多创新亮点。“我们了解到粉葛是水台镇当地特色的农产品,我们将其制成的‘葛爽爽’饮品形象植入画面中。”黄孜涵解释道,这样的设计不仅巧妙突出了当地的产业特色,让观者直观感受到乡村产业的活力,还为整幅画卷注入了现代气息,使传统与现代在墙面上实现了有机融合。图为“青行”实践团成员们在分工完成墙绘。 郑铠泓 供图“以前路过总觉得这墙灰扑扑的,现在每次经过都想多看两眼!”村民邓阿婆的话,道出了墙绘带来的变化。在墙绘完成后,一些村民开始主动清理墙面周边的杂物,甚至自发讨论如何维护好这面墙绘,爱护家园的意识在悄然提升。村里的孩子们更是把墙绘当成了“打卡点”,常常围着墙绘讲述画面里的故事,自豪地和小伙伴们分享自己参与的墙绘部分,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愈发强烈。此次墙面改造行动,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更通过艺术化的呈现方式,有效扩大了当地特色助农产品的品牌认知度,为助力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童心护航:用知识火种点亮孩童成长之路实践团精心设计了“科技义教+非遗体验+政策宣讲”三大模块:在“AI绘梦”课程。当孩子们描述“我想当老师”“我想做一名军人保家卫国”时,AI绘图软件立即生成未来感十足的图像;在非遗课堂,沙老师手把手教孩子们用滴漆技法创作,当颜料在水面晕开的瞬间,教室响起阵阵惊叹;在政策宣讲摊位,实践团创新采用“飞镖+问答”形式,将国家资助与助学政策融入趣味游戏,村民邓大哥带着儿子参与后说:“原来助学贷款不需要抵押,这下孩子上大学不用担心学费了”。课堂上,孩子们注视着Scratch界面里的编程猫:它按照设计好的流程完成各种动作,透着令人惊喜的新奇;操作着预设程序的“打地鼠”“跳一跳”游戏时,他们的笑声里满是纯粹的喜悦;而当AI通过算法生成自己梦想中的未来职业形象时,眼中又燃起闪闪的期待。图为夏令营非遗漆扇课堂结束后孩子们手持漆扇合影。郑铠泓 供图在四天时间里,实践团累计开展课程16节,覆盖儿童120余人次,入户宣传政策90余户,发放助学指南100余份。正如实践团负责人郑铠泓所说:“我们带来的不仅是知识,更是让孩子们看见更大世界的窗口。”青春印记:在乡土中国中书写青年责任担当从红色旧址的沉思到墙绘墙面的焕新,从非遗课堂的专注到编程实操课的惊呼,佛山大学“青行”实践团在新兴县水台镇的七天实践,是青年担当的生动诠释。他们用脚步丈量乡土,用画笔描绘振兴,用真心守护童心,让青春力量在“百千万工程”中绽放光华。图为夏令营结营时“青行”实践团与孩子们合影。梁舒婷 供图这场跨越艺术与历史、科技与乡土的对话仍在持续延伸。在夏令营结营合影环节,棠下村的孩子们拉着 “青行” 实践团成员的手,不舍地问道:“哥哥姐姐,你们明年还会来吗?”简单的话语,道出了这场青春与乡土相遇所催生的深厚情感,更成为乡村振兴进程中一个生动的注脚。当青春力量扎根乡土,不仅为乡村带来了艺术的滋养、科技的活力,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希望的种子。这种跨越地域与年龄的联结,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让乡村的未来在双向奔赴的温暖中愈发清晰。
2025-07-31 -
新兴县41个“青春云浮·益起来”公益夏令营开营
近日,2025年新兴县“青春云浮·益起来”青创未来公益夏令营在12个乡镇共41个营全面开营,提供2140个学位,为孩子们打造集学习、娱乐、成长于一体的暑期好“趣”处。此次夏令营,新兴县精心规划多个特色夏令营营地,除设立国防主题夏令营外,还精心设计七彩警盾、非遗主题等多个特色课程活动,涵盖自然教育、传统文化、军事体验、科技创新等多个领域,满足孩子们不同的兴趣需求。在国际象棋课堂上,学员们在老师的讲解下,详细了解国际象棋的起源与发展,认识棋盘、棋子,学习行棋规则、排兵布阵、对局战术等知识。除了常规授课,夏令营每天会设置“自由对弈”时段,让学员们在棋盘间感受智慧的碰撞。“参加夏令营活动不仅增长知识,还锻炼了动手能力,也认识了好多不同学校的小朋友,获得了珍贵的友谊。”一名参加夏令营活动的学生开心地说。通过开展夏令营活动,进一步提升青少年在思想品德、安全自护、普法教育、禁毒防毒、心理健康、体魄锻炼、兴趣培养、劳动教育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新兴县大学生志愿服务队队员黎梓晴表示,此次夏令营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还为大学生提供了难得的实践锻炼机会,实现双向成长。
2025-07-31 -
“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丨新兴县稔村镇“政银企村(户)”共建养鸡场投产
近日,新兴县稔村镇北降村“政银企村(户)”共建家庭农场养鸡项目正式投产,标志着新兴县稔村镇在“百千万工程”建设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一步。在项目现场,3栋竣工投产的鸡舍整齐划一、背山而建。鸡舍内自动喂料机、恒温控制系统已调试好,工人们细致地将小鸡幼苗接入鸡舍并放入养殖区,清脆的鸡叫声此起彼伏。据了解,该家庭农场总投资400万元,规划建设4栋鸡舍,总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目前3栋鸡舍已全部投产,首批入驻的黑五鸡苗是项目选定的唯一养殖品种,其生长周期约70天,兼具生长快、品质优的特点,养殖成熟后即可上市。稔村镇北降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剑华表示,当天投产约3万羽鸡苗,项目总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年出栏量预计达40万只。该项目一方面可为村集体带来10多万元的年收入,另一方面能带动周边100多名村民就业。作为当地“政银企村(户)”合作模式的生动实践,该农场由镇政府、银行、龙头企业温氏养鸡公司、自然村、合作养户五方签订协议共建,形成了多方联动的养殖体系。项目建设的双层(平养)鸡舍不仅整齐划一,更引入温氏先进养殖小区的智慧化、高效化养殖模式,内部饲喂、温控、清粪等设备一应俱全,实现了科学规范管理。这种模式不仅占地少,更实现了规模化、生态化养殖,堪称绿色高效生产模式的典范。投产后,农场预计一期年产肉鸡40万只,年纯收入可达60万元,每年为村集体增加超10万元的收益。下一步,新兴县稔村镇将以该家庭农场的顺利投产为契机,聚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这一强村富农、强基固本的核心路径,提炼推广“政银企村(户)”共建模式的优秀经验,并将其复制到全镇其他自然村。通过引导各村结合自身实际发掘发展潜力,探索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多元路径,多渠道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2025-07-29 -
镇能量丨新兴县东成镇云河村:百亩土地焕生机 西瓜玉米双丰收
近日,位于新兴县东成镇云河村森都礼云农业有限公司耕种的近百亩土地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西瓜地与玉米田生机盎然,共同勾勒出一幅热闹的农耕画卷。走进西瓜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碧浪翻滚的绿毯。硕大滚圆的西瓜深藏于繁茂藤蔓之下,青翠的瓜皮上勾勒着清晰的墨绿条纹,宛如一个个等待收获的绿色宝藏。据了解,这里的西瓜每亩产量可达4000斤左右,待长至10斤左右的成熟标准时,便是采摘出售的最佳时机。田垄间,村民们正弯腰忙碌,熟练地采摘西瓜。基地负责人停下手中的活计,热情地介绍挑选成熟西瓜的诀窍。他轻拍身旁的西瓜,发出沉闷厚实的声响,随即手起刀落,“咔嚓”一声,西瓜应声裂开。鲜红饱满的瓜瓤在阳光下晶莹透亮,汁水顺着刀锋滴落,折射出诱人的光泽,甜香瞬间弥漫,令人垂涎。基地负责人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这样的西瓜品质优良,每个市场售价23元。”相邻的玉米地里,又是另一番景象。玉米秆挺拔而立,层层绿叶包裹着日渐饱满的玉米棒,顶端须丝已染上浅棕色。剥开几片叶子,可见玉米粒正由乳白向金黄过渡,沉甸甸的果实预告着下一波丰收的到来。据了解,新兴县龙华古寺向东成镇云河村第四村民小组租赁了近百亩土地,年租金每亩600元,并委托森都礼云农业有限公司耕种,每年为村民小组带来近6万元的稳定收益,盘活了村内闲置资源。同时,带动10余名村民季节性务工,有效增加了他们的家庭收入。
2025-07-29 -
镇能量丨新兴县车岗镇电商助农平台正式启动
日前,新兴县车岗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新兴县土融农业服务有限公司与郁南春夏秋冬农产品精选公司共同签署助农产品网站销售合作协议,正式启动乡村振兴电商助力平台。据了解,此次合作旨在通过搭建“产业造血+长效帮扶”的数字化销售平台,进一步拓宽车岗特色农产品销路,提升品牌影响力。网站设立“自营产品”“助农产品”“点点爱心”三大核心板块,集中展示推广本地优质农产品。平台部分收益将通过“6·30”捐款形式定向支持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专项用于防返贫监测、困难家庭慰问等帮扶工作,形成可持续的乡村振兴长效机制。“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互联网+农业’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引擎。”新兴县土融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此次签约正是土融中心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打通农产品‘上行通道’的关键举措,对于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擦亮地域特色品牌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新兴县车岗镇将以本次签约仪式为契机,在农产品生产和销售上不断改进传统模式,进一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通过产销联动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实现企业有效益、农民有增收,奋力谱写强镇富民兴村的新篇章。
2025-07-29 -
新兴:暑期夏令营解锁消防安全新体验
近日,新兴县文锦路消防救援站开展“消防站开放日”活动,迎来军游夏令营学员“沉浸式”学习消防知识和技能。活动当天,消防指战员带领学员们参观了营房设施、内务设置、车辆器材,结合实际灭火、抢险救援案例,生动详细地介绍了各种器材装备的功能特点和使用方法,并展示了原地着装、器材操作等项目。针对夏季火灾高发特点,消防指战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消防安全基本常识,包括安全用火用电用气、正确报火警以及火场逃生要领等,并耐心细致地解答学员们关于日常防火、初期火灾扑救等问题。在体验环节中,学员们兴致勃勃地登上了消防车、戴上了消防头盔、试穿了消防服,化身“小小消防员”,解锁了充满意义的暑期消防安全新体验。
2025-07-29 -
新兴县举办“先锋杯”工作创新赛
近日,新兴县举办“先锋杯”工作创新赛暨“新兴青年说”主题演讲比赛,充分发挥机关党建“风向标”作用,激发青年干部奋斗热情,展现青年担当,凝聚青春力量。比赛现场,来自县直各单位和部分乡镇的26支队伍围绕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365”竞标争先体系和县委“135”发展战略、“138”具体部署,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分享奋斗故事和实践经验。参赛队伍以小见大,通过亲身实践展现新时代发展成就,生动呈现新兴县推进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新作为。选手们紧扣主题,以情景展演或个人演讲的形式,展现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赋能“百千万工程”、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基层治理中的创新举措和工作成效,彰显新兴县打造“融湾先行示范县”、奋进“全国百强县”、争当云浮现代化建设排头兵的决心与担当。选手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真挚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语言呈现,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演讲盛宴,赢得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此次比赛的成功举办,为新兴县青年干部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激发广大青年投身高质量发展的热情。通过以赛促学、以学促行,有力推动“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工作大落实”的深入开展。
2025-07-22 -
新兴县太平镇青年夜校举办“初学无忧·乐在球中”匹克球教学活动
为丰富青年业余文化生活,推广新兴体育运动,新兴县太平镇团委联合佛山大学“星星点灯”实践队,于7月11日晚在新城镇成功举办了第七期青年夜校活动——匹克球零基础教学活动。本次活动以“初学无忧·乐在球中”为主题,旨在帮助青年改善亚健康状态,提升身体协调性与心肺功能,倡导养成规律运动的健康生活习惯。活动中,实践队采用理论讲解与现场演示相结合的方式,系统传授了匹克球的核心技能,内容涵盖标准握拍姿势、基础击球动作、比赛规则要点(如发球顺序、得分计算、非截击区限制)以及单打与双打的标准站位策略,还精心设计了互动式知识问答环节,有效深化了学员们对规则的理解。在充分的热身和基础动作练习后,活动进入实战模拟阶段,学员们热情高涨,自主组队进行实操练习。实践队全程实时观察,并针对学员在击球点位置、步伐移动、非截击区违例等环节出现的常见错误提供了指导意见。现场气氛活跃热烈,学员们在挥拍奔跑间,充分感受到了匹克球的独特魅力。短短两小时的运动,让大家在挥洒汗水、强健体魄的同时,也收获了友谊与快乐。此次匹克球教学活动通过系统的理论讲解、规范的动作示范、实时的纠错指导与充分的实战演练,为太平镇青年提供了优质的匹克球入门教学体验,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未来,太平镇青年夜校将持续探索青年需求,精心策划并推出更多元化、高质量的课程,力求更好地满足青年群体在学习提升、运动健身、社交拓展等方面的综合需求。
2025-07-15 -
新兴县妇联探索农村妇女连户自助机制推动“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
近期,新兴县妇联探索建立农村妇女连户自助工作机制,以自然村组妇女家庭连户联合协作方式,凝聚农村妇女家庭力量,推动“三清三拆三整治”后期管护长效机制落实落细,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她们冲在第一线,营造了“户连户、户帮户、亲帮亲”的良好氛围,为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贡献“半边天”力量,助力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妇女聚力实现“要我美”到“我要美”目前,河头镇已组建农村妇女连户自助工作小组8个;水台镇带动全镇70%以上农户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太平镇河村人居环境整治村民参与率从30%提升至50%;大江镇大塘村发动农村妇女参与率达55%。通过建立农村妇女连户自助工作机制,结合当前“三清三拆三整治”历史遗留问题整治攻坚行动工作重点,各镇村着力构建“党委领导、妇联牵头、群众参与”的工作体系,有效激发妇女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妇女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家庭主动加入到推动“三清三拆三整治”攻坚任务中来,形成了群众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靶向攻坚实现“颜值美”到“内在美”在“三清三拆三整治”攻坚行动中,一群群身着巾帼志愿者服的妇女穿梭在阡陌巷道间。她们组成环境整治“巾帼志愿服务突击队”,通过入户走访、邻里互助等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宣讲到位、传达到位、动员到位,引导广大妇女群众主动支持、积极配合“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切实做好人居环境整治的“宣传员”。同时,妇女连户工作小组还深入房前屋后、村头巷尾,以身作则引导群众开展环境整治,以实际行动带动形成了镇、村、户联动的整治热潮。目前,已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8次,集中清理卫生黑点、屋巷杂物等1900余处。增绿提质实现“一时美”到“时时美”在河头镇河仔口自然村的庭院中,巾帼志愿者们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协助户主开展大扫除。她们清理杂物、擦拭桌椅、摆放盆栽、浇灌花草。一番努力下,原本杂乱无章的院落摇身一变,成为了家人朋友休憩、三五知己喝茶畅谈的“美丽庭院”。在新兴县妇联的积极指引下,各镇村妇联通过实施妇女连户自助机制,把“美丽庭院”建设融入人居环境整治中。组织农村妇女参与庭院绿化、美化、亮化。同时,通过完善党群积分管理制度,将“美丽庭院”建设、巾帼志愿服务等纳入积分管理,引导广大妇女群众和家庭学有榜样、做有标杆,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推动整治由“短期攻坚”向“长效管护”转变,确保“三清三拆三整治”后期管护工作做细做实,让农村人居环境“时时美”成为常态,助力巩固全县人居环境整治成效,为助力“百千万工程”持续贡献巾帼力量。
2025-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