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百千万工程”
-
聚焦”百千万工程“丨云安区首个“政银企村户” 共建家庭农场进苗投产
为纵深推进“百千万工程”实施,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助推乡村和美产业振兴,近日,云安区高村镇清水村委“政银企村户”共建家庭农场(山塘坑基地)举行首批鸡苗投产仪式。该项目作为云安区首个投产的“政银企村户”共建家庭农场项目,标志着高村镇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迈出了崭新步伐,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活力。据悉,高村镇清水村“政银企村户”家庭农场项目占地约56.46亩,预计总投资800万元,建设肉鸡高效养殖栏舍8栋,单批存栏量约24万羽,年上市量达80万羽,年产值2000万元。该农场建成投产后将带动高村镇2条自然村年经营性收入在2024年底达到10万元以上。目前,项目一期首批投产鸡苗约23800羽。
2024-06-11 -
聚焦“百千万工程”丨新兴县大江镇打通通信惠民“最后一公里” 满格信号连接美好生活
“以前我们村手机信号很不稳定,经常要‘满山找信号’,乡亲们生产生活很不方便。镇政府和移动公司把信号塔建起来后,彻底解决了我们邻近几个村庄的通信难题,这真是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做了件大实事、大好事啊!”近日,新兴县大江镇合河村委滑石坑村村长高兴地说。滑石坑村位于大江镇西南部,是一个偏远山村,通讯基础薄弱,居住于此的群众长期面临通讯信号时断时续的窘境,给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也成为阻碍周边村落发展的“拦路虎”。畅通信息“快车道”方能开启群众“幸福门”。“百千万工程”开展以来,大江镇高度重视基础设施“补短板”工作,把滑石坑村及幌伞岗村的通讯基础设施改善工作纳入“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合河村培育工作任务清单,安排专人负责,确保任务到人、责任到人。经过多次镇村两级工作会议和实地走访勘察、了解民意后,镇政府迅速与合河村委、自然资源部门、中国移动新兴分公司等多方沟通协调,决定在幌伞岗村周边山上修建一座通讯基站,并积极向驻镇帮镇扶村单位中国移动新兴分公司争取到项目建设资金50余万元,同时全力以赴做好保障工作,确保项目尽快落地落实。5月初,该基站正式完工并投入使用,经过中国移动新兴分公司一段时间的现场优化与测试监控,认定该基站信号完全覆盖幌伞岗村、思贤坑村、滑石坑村3个自然村,村内无线信号覆盖效果稳定良好,周边信号覆盖弱问题得到解决。自从有了畅通的通讯信号,附近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自从修了通讯基站,不仅方便了村民生活,同时也为产业发展带来机遇,带动村里农产品、林产品通过网络出村出山,为农民的致富增收打通了‘快车道’。现在一说到‘百千万工程’,个个都竖起大拇指。”合河村党总支书记刘新球感慨地说。如今,在大江镇政府和中国移动新兴分公司的共同努力下,镇内信息网络进一步畅通,民生持续改善,群众的“幸福底色”也越来越浓。
2024-06-04 -
聚焦“百千万工程”丨新兴县稔村镇推动“美丽庭院”和“绿美乡村”建设互融互促
今年以来,新兴县稔村镇坚持党建带妇建,凝聚各方力量,广泛组织发动群众,形成党建引领、巾帼带头、群众参与的创建格局,以庭院“小美”汇聚乡村“大美”,打造步步皆景、处处怡情的“美丽庭院”。该镇坚持党建引领,把创建“美丽庭院”作为推动绿美新兴生态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举办“巾帼说”宣讲会、“美丽庭院”创建业务培训班、“美丽庭院”专题讲座以及开展“观摩学习美丽庭院 巾帼助力绿美乡村”活动,熟练掌握业务知识,学习好经验、好做法,提升庭院美化技能,培育创建“美丽庭院”的巾帼先锋。建立“妇联+党员+群众”的联动引领模式,联合镇村妇联、党员志愿者、互助工作队等基层力量,积极入户宣传“美丽庭院”创建工作,为大家讲解“美丽庭院”创建的重要意义、创建标准和目标,启发群众因地制宜,利用周边环境围栏建院、种植花苗、规划庭院的休憩区等,齐心协力打造庭院绿化“微景观”。同时,以“联、洁、序、绿、美”为打造方向,发挥“美丽庭院”示范户的示范带动、以点带面作用,联合3户市级“美丽庭院”户、2户县级“美丽庭院”户,围绕庭院文明卫生、绿植摆放有序、特色亮点打造等,向周围群众传授打造经验,扩大示范户影响范围,引导带动身边更多群众参与到“美丽庭院”创建中来。大力推动庭院“序”化行动,依托主题党日、志愿服务活动等,带动群众主动维持房前屋后整洁环境,扮靓庭院,全面提升庭院“颜值”。发挥群众首创精神,尊重群众“美丽庭院”打造的想法和思路,并鼓励群众将好想法好思路向其他庭院推广,如白土村一示范户主动为“美丽庭院”创建精心培育炮仗花300余株,志愿者们计划将其移植到白土10户“美丽庭院”中,合力美化庭院环境。此外,注重将绿与美紧密结合,结合留白增绿、见缝插绿、补绿增绿原则,因户施策打造“美丽庭院”示范户155户。以志愿服务换取花卉盆栽的形式,推动群众积极在房前屋后认种认养,实现“美丽庭院”和“绿美乡村”建设互融共促,打造庭院“一户一景色,一院一画卷”。庭院虽小,却大有可为。稔村镇积极探索庭院之美的经济潜力,动员群众整合房前屋后的空余土地、空闲资源,在庭院里种花草、果树,让“美丽庭院”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助力推进庭院经济新模式。如白土村村民充分盘活庭院内外边角地、空闲地,按照“宜花则花、宜草则草、宜菜则菜、宜果则果”的原则,在庭院四周种植花卉和蔬菜等,为白土村南龙餐馆打造一方庭院景观。同时,白土村党员干部协助南龙餐馆推出特色养殖和果蔬采摘等庭院活动,吸引更多群众前来参与,并借此提升稔村濑粉知名度,使得“美丽庭院”打造成为增收创富的新吸引点,变庭院为“聚宝盆”。此外,坝塘村还将“美丽庭院”创建理念融入到坝塘村仙人坪乡村文旅精品园区项目发展规划中,以“一园一步一景”为目标,以绿植花簇点缀休息亭和仙合居民宿居住环境,让鸟语花香常伴庭院,以庭院之美助力打造绿美旅游特色产业品牌,促进实现“绿美庭院”向“庭院经济”转变。
2024-06-04 -
聚焦“百千万工程”丨云城区河口街双上村变迁记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云城区河口街持续推进特色精品示范村建设,大力提升村容村貌,以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推进典型村培育工作,致力将河口街双上村打造成为“百千万工程”典型村样板,建设富有特色风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双上村作为央企中铁建公司的对口帮扶助力单位,为全力支持和配合中铁建项目设计专家团队,河口街组织工作人员多次深入村内各重点建设点位,现场开展实地调研、规划设计,结合双上村发展需求、地域特色和红色资源,合理谋划乡村风貌提升、村内道路升级改造等,高质量完成村庄发展整体规划设计,并对照省典型村创建方案逐一“过筛子”“亮底子”,摸清现状、找准短板、提出措施,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绘就一张思路清晰的规划蓝图。为打造和美乡村“新亮点”,双上村坚持以农房建设为抓手,加强农房风貌管控,建造“功能现代、结构安全、成本经济、绿色环保、与乡村环境相协调”的宜居农房。目前,双上自然村已有18间农房完成外立面风貌提升,双上村的东风红村、茅坪村共10间农房正有序开展风貌提升工作,村容村貌正不断焕发新风采。同时,以“干群齐动手 答好‘四道题’共建美丽家园”行动为契机,双上村联合全体镇村干部、“百千万工程”互助工作队队员、热心乡贤、党员群众开展典型村清洁攻坚行动,合计出动镇村干部1539人次,动员群众3198人次,营造全面参与、全民行动、全体发力的良好社会氛围,奋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此外,聚焦乡村绿化建设,双上村以打造幸福宜居美丽乡村为目标,在党建引领乡村绿化行动中积极动员镇村干部、党员群众、“百千万工程”互助工作队队员参与乡村绿化行动,完成绿化种植点位80个,主要种植茶花、宫粉紫荆、菠萝蜜等苗木。同时,双上村充分利用村头巷尾、房前屋后空闲土地,因地制宜、见缝插绿,大力推进“四小园”建设,紧紧围绕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理念,进一步促进乡村绿化、乡村宜居、环境提升,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
2024-06-04 -
聚焦“百千万工程”丨奖补资金下发,新兴县天堂镇农房换“新衣”!
日前,新兴县天堂镇2024年第一批农房风貌品质提升奖补资金已足额发放至改造户账户。看着自家房屋旧貌换新颜,首批领取到奖补资金的提升户盘伯露出满意的笑容。年近七旬的盘伯是朱所村人,平时在家务农,两个儿子各自盖了一幢楼房,近10年来一直未进行外立面装修。“原本砖面裸露在外,没有做防水、装饰,既不美观也不安全。经过多次走访和沟通协商,现在旧房子披上了‘新外衣’,不仅美化了外观,也消除了渗水、电路等方面的安全隐患,村民住得也更舒心。”朱所村“两委”干部说。而这,仅仅是天堂镇推进农房风貌品质提升行动出实效、见成果的一个小小缩影。据有关负责人介绍,天堂镇严格落实农房风貌品质提升“以奖代补”政策,对位于“三沿”以及重要节点提升建筑风貌的农房实行资金奖补,积极动员广大村民自觉参与农房风貌品质提升工作,激发村民自发改造的内生动力,加快推动农房焕发新颜,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目前,该镇正在进行风貌品质提升的农房约80间,已完成美化提升40间。下一步,天堂镇将按照“减存量,控增量”原则,通过建立完善农房长效管控机制,加强对农房审批、建设监管、确权登记发证等全链条管控,确保新建农房与乡村环境相协调。压紧压实农房质量安全风貌提升工作责任,把好新建农房风貌管控关,美化提升原有农房,主动上门动员群众自主做好外立面修缮,帮助群众解决困难问题,助推农房风貌品质提升工作跑出“加速度”,为全镇推动实施“百千万工程”添砖加瓦。
2024-05-29 -
聚焦“百千万工程”丨罗定市罗平镇:老村长的新愿景
5月7日,刚刚入夏的广东艳阳高照,罗定市罗平镇望天村委赤坭塘村热闹一片,村里绿化提升、“四小园”建设、植树种花等有序进行中,火热的建设场景随处可见。今年66岁的王海华是赤坭塘村村长,也是村里“百千万工程”典型户,忙前忙后的他不时来到种花现场指导,不时去到绿化提升现场担土挖沙,不时到文体广场、球场建设现场丈量规划。“作为‘百千万工程’典型户,让家乡更美丽、村民更富裕是我的心愿,也是全体村民的心愿。现在村中环境比以前好很多,群众对搞好村中环境热情很高,主动让地、投工投劳的非常多,让我们的工作推进很顺利。”王海华说。走访中,记者在和村民、村干部聊天发现,王海华所说的工作推进很顺利其实并不全面,在这些火热建设场景背后,充满了镇委、村委干部等的辛苦与努力,在建设启动之初,王海华一行白天走进田间地头,派发宣传单张,向群众讲解“百千万工程”政策。晚上利用村民空闲在家入户宣讲,召开“百千万工程”政策解读、具体工作推进会议,带动群众更新思想观念,主动支持三清三拆三整治“回头看”、农房风貌管控等行动,推动乡村人居环境提升。中午,回到家中的王海华开始忙碌家里的外墙装修,“现在村里环境变美了,作为村头第一家,我也得把自己的房屋美化,这样才配得上村里的变化。”王海华说。“作为28年的老村长,王海华在村里比较有威信,他工作积极、助人为乐,以身作则参与村中各项建设。我们希望通过典型户的带动作用,发动群众共同努力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居住环境质量,共同助力乡村振兴。”望天村村支书负责人说。边发动、边行动,在王海华等人的努力下,短时间改变的环境,有效提高村民意识、激发大家参与公益活动的积极性。如村民王纪明、王卓培、王武荣主动让地1300多平方米,用于建设村里文体广场、花园。其他捐资、投工投劳的群众多不胜数。据了解,去年以来,罗定市大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典型户建设,全市培育、选树典型户3885户,通过树典型、强示范、齐参与、强力量,充分发挥标杆示范和引领带动作用,以“村中典型”示范引领,“由户到村”助力“百千万工程”取得新突破。
2024-05-10 -
聚焦“百千万工程”丨新兴里洞镇:抓好项目建设 实现镇域经济提质增效
去年以来,新兴县里洞镇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发展契机,立足“生态旅游强镇”定位,全力以赴抓项目建设,实现镇域经济提质增效。重招商促投资,激活镇域经济“新动能”。成立一支由镇班子成员及杰出乡贤组成的招商团队,负责全镇的招商引资工作,由镇党委主要负责同志组织镇招商团队赴佛山、中山等珠三角地区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实地考察大湾区特色精品村建设、“文商旅”联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与先进做法,围绕里洞镇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产业特点开展精准招商,成功引进超10亿元生态旅游项目。同时,成立发展新型集体经济项目建设服务保障工作专班,安排专人跟进招商项目,加强项目前期调查研究工作,科学评估项目科学性、可行性和预期收益,积极谋划镇域经济发展项目工作,确保项目引得进、落得下、建得好。抓项目扩总量,推动镇域经济“加速跑”。紧抓“人文六祖,多彩里洞”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发展机遇,融合现有生态资源优势,深挖重点项目发展潜质。强化景区开发项目招商力度,打造景区与项目互相匹配的沟通平台,重点挖掘一批牵动性大、撬动性强、综合效益好的重大项目。狠抓项目储备提质,建立完善镇域项目储备库,严格落实政府投资项目分类管理,对重点投资项目、专项债券项目实行专班跟进、定期上会调度,做到推进有力度、投资有强度。2023年至2024年3月,里洞镇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975万元,完成建设项目2个,引进禅露山生态旅游区和天露山登山缆车2个项目,其中禅露山生态旅游区项目计划投资20亿元,属市、县重点项目,是县杰出乡贤回乡投资兴业助力“百千万工程”的重大项目。强服务优环境,打造镇域经济“硬支撑”。该镇坚持把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作为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的重要举措来抓,通过举办“农文旅产业文化周”“2023新兴梅花旅游季暨农文旅产业发展大会”等活动,大力推广本土特色产业、产品,不断扩大农文旅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针对性地推介招商项目,诚邀意向企业考察交流。围绕国家4A级天露山旅游度假区道路沿线开展系列整治行动,统一拆除改造商户招牌,优化旅游路线环境,全力打造景观道路。2023年以来,共组织镇村干部开展旅游路线道路清杂去乱等活动21次。统筹做好用电、用地等各类资源要素保障,落实落细领导干部挂点联系镇内重点企业、项目制度,定期走访镇内引进的投资项目,用心用情当好金牌“店小二”,为企业发展、项目建设提供优质服务,推动项目早日落地投产,实现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05-06 -
聚焦“百千万工程”丨罗定市双东街道:全力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 去年完成引资金额16.65亿元
“没想到向纪委反映乱摆摊的问题,这么快就解决了。”近日,罗定市双东街道的罗伯很高兴,自己反馈的问题迅速得到了街道办的回应。今年以来,双东街道党工委纵深推进“百千万工程”,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采取群众“点单”+纪委“督单”方式,通过党建引领建设温馨家园、主动担当为民办好实事、整治作风提升营商环境等多项举措,助力“百千万工程”落地落实。党建引领建设温馨家园双东街道位于罗定市区东大门,是罗定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之一,镇域经济“中心镇”,肩负园区建设和工业发展的重担,双东街道党工委把工作重点放在抓好城市社区、园区企业、农村基层等三层党建,凝聚建设合力。为抓好城市社区党建,当地积极拓宽社区功能,把“百千万工程”层层部署细化落实到社区的最小单元。以党建共建为引领成立了60支“百千万工程”互助工作队,吸引辖内粤泷发电、中铁二十二局、德信物流、恒安纸业、三顺制药、一力药业等企业52名党员骨干加入,共同探索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家投身“百千万工程”的热情。积极发挥村党支部密切联系群众的作用,开展乡村振兴“擂台比武”,打造“百千万工程”示范村,与11家企业签订“百千万工程”帮扶协议16份,选培“百千万工程”典型户78户,激发群众参与热情。主动担当为民办好实事在打造“工业新城,活力双东”的过程中,当地除了做好“建”的功夫,还做好“治”的文章,靶向解决“百千万工程”中的担当作为问题。今年来,双东街道纪工委走访群众和辖区内规上企业23家,收集问题诉求和建议意见5条,协助解决金正龙贵金属排水箱涵建设等项目堵点问题12个。党员带头进村入户,累计组织发动干部群众8964人次,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清理杂草约2.2万平方米,清扫村道约40公里,清除村中生活垃圾814处,治理乱堆放杂物983处,疏通沟渠212处,清理淤泥约1050立方米,转运垃圾1320车次。重点做好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等工作,去年完成引资金额16.65亿元,服务各级重点项目建设26个,实现总产值64.3亿元,税收总额3.6亿元,各项经济指标实现稳步快速增长。整治作风提升营商环境为积极落实营商环境大提升行动,今年以来,双东街道主动向不担当不作为的问题开刀,对2人开展谈话提醒,批评教育1次,立案审查1人,用高效协调的服务让民营企业感受作风建设成果。纪工委对服务窗口常态化督查,整合窗口服务队伍力量,建立多功能窗口,增加工作人员,拓展“一窗通办”“最多跑一次”等事项,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效率。组织工作专班主动到珠三角地区与企业沟通对接,实行“一企业一领导一干部一监督一民警”的“五个一”责任包干,促进行政服务集成办、并联办、一次办,为企业落户提供全过程“保姆式”服务。促成德信物流园、至盛实业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支持研发高品质消防安全和智能家居产品的宝捷电子创新驱动发展;支持微容电子进一步扩产,该企业获2023年度云浮市招商引资突出贡献奖;排除福盟潜水、恒安纸业等重点项目主要堵点难点。
2024-04-29 -
聚焦“百千万工程”丨新兴县新城镇云吟村: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促乡村振兴
风起既青翠,云卧有龙吟。漫步在风景秀丽的新兴县新城镇云吟村环村道上,随处可见古朴大气的村庄景象,一座座小楼房错落别致,小溪清澈见底,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幸福的笑容洋溢在脸上。今年以来,作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的云吟村,按照镇制定的“一村一特色、一社一亮点、一领域一标杆”的思路对策,在对自身进行“精准画像”的基础上,持续抓好党建领航作用,为云吟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能。近年来,云吟村积极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工作,先后打造了文化广场、儿童活动室、党群活动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站等功能场室,一体提升观景湖、书屋、关帝庙等人文景观。同时,以“1+5”党员联户工作机制引领村民共同参与,下大力气抓好人居环境整治、农房风貌管控、基层治理、乡村绿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垃圾回收处理等实事要事,以“小切口”推动农村风貌大提升,不断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绿色是云吟村的底色,也是产业发展、村民增收的底气。近年来,云吟村积极探索新发展路径,发展“飞地经济”,异地新建厂房出租,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益达20万元。同时,云吟村党支部坚持把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书记项目”的立项侧重点,搭建“政银企村户”合作平台,通过特色种植养殖产业鼓起群众钱袋子。“近年来,云吟村先后荣获全国‘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精选试点村,‘国家森林乡村’‘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等称号。在产业方面,我们牵头成立新兴县云端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投资16万元建设蜜蜂养殖基地和蜂蜜加工场,年产蜂蜜超5000公斤,并借助电商平台推广,提升产销对接精准度,乘着‘互联网+’的东风将优质蜂蜜推向市场,助力乡村振兴;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推行‘帮扶单位+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1+1+X’产业帮扶模式,连片打造了年产值近300万元的香水柠檬基地,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5万元、农民收入增加2万元。”云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相关负责人说。如今,云端蜂蜜和香水柠檬已成为云吟村的希望产业和撬动农村集体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接下来,云吟村将继续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进一步把夯实产业基础、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建强基层党组织等工作,努力走出一条产业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之路。
2024-04-28 -
聚焦“百千万工程”丨新兴簕竹镇:纵深推进“百千万工程” 筹集乡村绿化资金300多万元
今年以来,新兴县簕竹镇以“头号力度”攻坚“百千万工程”,纵深推进产业发展、乡村绿化、公益服务等相关工作,广泛调动党员、干部、企业、群众、群团组织等多方力量投身“百千万工程”,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簕竹镇充分借鉴清远英德市西牛镇麻竹笋种植经验,立足簕竹农牧禀赋、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引进西牛镇麻竹笋苗,联合“三联系”挂点单位,组织全镇党员干部职工共120人到五联密洞村参与全民义务植树种竹活动,并邀请西牛镇土专家讲解麻竹种植方法和技巧和进行实地演示。此次活动主会场共种植麻竹笋1000余株,面积58亩,分会场种植麻竹1570株,其他树苗302株,面积50亩。同时,该镇主动联系簕竹乡贤、马来西亚乡贤、新加坡乡贤等,以开展乡贤座谈会为重要平台,邀请乡贤、企业家代表、农业专家等建言献策。截至目前,簕竹镇通过镇统筹、村组织、组实施的方式召开乡贤座谈会9次,动员约2300多名乡贤代表参与座谈会,筹集乡村绿化资金306.24万元,捐赠苗木2000余株。在推进乡村绿化、人居环境整治、农房风貌提升等方面,新兴县簕竹镇不断创新各类人才组合形式,让新质生产力在乡村落地生根。如发动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村民小组、党员骨干、复退军人、返乡创业就业大学生、热心群众等社会力量成立自然村“百千万工程”互助工作队。截至目前,簕竹镇已成立93个自然村互助工作队,共917人,其中党员153人。
2024-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