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味道
-
新兴县太平镇:蓝莓迎来开花季 预计明年2月中旬上市
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农增收,今年,在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牵线搭桥下,新兴县太平镇于今年5月份引进了云浮市第一个高效设施蓝莓种植项目。经过5个多月的精心培育,目前,蓝莓迎来开花季,预计明年2月中旬可以上市销售。在太平镇160多亩的蓝莓基地里,蓝莓正沐浴着和煦的冬日阳光,蓝莓树开出一团团洁白如云的花朵。这些蓝莓树高约1米,一株株蓝莓树亭亭玉立,盛开的蓝莓花像一个个小灯笼,缀满枝丫,娇艳动人,花朵洁白透亮,花香阵阵,沁人心脾。目前,蓝莓正值花期,果农抢抓时机加强管理,确保蓝莓丰产丰收。太平镇蓝莓产业基地项目第一期投资约3000万元,用地规模约200亩,其中蓝莓种植规模占160亩,种植有8万株蓝莓苗。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产值约400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200个,并每年为关联的几个居民小组带来近20万元的土地租金。还将从项目收益中支持马山居委集体经济增收8万元,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此外,蓝莓基地到采果期,将面向市民开放采摘,配合太平镇“红星闪耀,富美太平”乡村产业振兴带建设,必将成为当地旅游目的地的新亮点。据了解,蓝莓有着“水果皇后”,“浆果之王”等美誉,果肉中含大量营养素,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前景广阔。下一步,云浮市灝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计划2年内在新兴县范围内继续扩大规模,建设规模为1000亩的现代设施种植基地,将有效推动镇域经济和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03-01 -
撂荒地变宝地!新兴六祖镇这条村的辣椒迎丰收
近日,在新兴县六祖镇舍丰村辣椒基地,一串串火红的小米辣挂满枝头,50多名村民在田间地头忙着采摘,基地里一派“火辣辣”的丰收景象。今年以来,舍丰村多措并举推进撂荒耕地整治,探索变“废”为“宝”发展路径,深入挖掘乡贤资源,通过“乡贤+产业”发展模式,引导外出乡贤返乡流转土地,发展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目前,该村通过整治撂荒耕地后种植的200多亩辣椒喜获丰收,整个采摘周期将会持续到明年5月份,预计这一周期的总产量达50多万公斤,这些辣椒将销往全国各地。辣椒种植是典型的“短平快”高效农业,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育苗、栽种、日常管护到成熟采收,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舍丰村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实现种子不愁、技术不愁、产销不愁,既盘活了撂荒的土地资源、解决了有地没人种的问题,又发展壮大了产业,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能。
2024-03-01 -
罗定市生江镇:火红小辣椒“结出”红火好日子
乡村要振兴,产业需先行。去年以来,罗定市生江镇把整治和盘活撂荒耕地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产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为当地乡村振兴和镇域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去年11月份,生江镇成功引进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广东省绿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取“公司+职业农民合伙人+基地”的发展模式,流转撂荒耕地,通过轮作的方式发展特色种植业。至目前,该公司已在生江镇流转撂荒耕地1500亩用于种植辣椒。当前,绿家农业在生江镇种植的朝天椒亩产达1500公斤以上,种植的线椒亩产达5000公斤,今年上半年春椒采摘100多万公斤,带动生江和周边近800多人参与种植基地的管理以及辣椒采摘、分拣等工作。今年10月,生江镇七记村的辣椒产业成功入选2022年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辣椒专业村项目。生江镇辣椒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民增收,推动农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壮大,富民兴村呈现出勃勃生机。“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帮扶服务,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培育更多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引导更多的农户发展种植业,带动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同时,结合本镇生态优势,发展休闲旅游观光农业,助力镇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生江镇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覃洪飞说。据了解,为加强耕地保护,确保粮食安全,生江镇通过动员有劳力的农户自行复耕、鼓励村干部带头复耕、引导有条件的乡贤返乡复耕等多种举措治理撂荒耕地,把撂荒耕地资源最大化利用,进一步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产业。
2024-03-01 -
产量达100多万斤!新兴这条村200多亩辣椒迎丰收
今年以来,新兴县六祖镇舍丰村多措并举,推进撂荒耕地整治,探索变“废”为“宝”发展路径,深入挖掘乡贤资源,通过“乡贤+产业”发展模式,引导外出乡贤返乡流转土地,发展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近日,该地通过整治撂荒耕地后种植的200多亩辣椒迎丰收。走进舍丰村辣椒基地,一串串火红的小米辣挂满枝头,50多名村民在田间地头忙着采摘,基地里一派“火辣辣”的丰收景象。目前,辣椒已进入成熟采摘期,整个采摘周期将会持续到明年5月份,预计这一周期的总产量达100多万斤,这些辣椒将销往全国各地。甘达彬作为舍丰村乡贤,在外创业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市场资源、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在镇村的鼓励引导下,他返乡带头承包家乡的“撂荒地”,开发种植了200多亩辣椒。辣椒种植是典型的“短平快”高效农业,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育苗、栽种、日常管护到成熟采收,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发展规模化的辣椒种植,能够有效促进就业,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务工挣到钱,让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舍丰村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实现种子不愁、技术不愁、产销不愁,既盘活了撂荒的土地资源、解决了有地没人种的问题,又发展壮大了产业,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能。
2024-03-01 -
新兴县天堂镇:小米椒满枝头,农民致富有盼头
眼下,新兴天堂镇东震村辣椒种植示范基地即将迎来集中采收的季节。一个个小米椒缀满枝头,成片的辣椒为当地村民带来了新一年的好盼头。据悉,在天堂镇党委、政府的引领下,东震村积极发挥组织引领、党员示范作用,探索推行“支部+合作社+农户”“党员+公司+农户+基地”等发展模式,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产业发展、集体增收、农民致富多赢的局面,以实际行动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在天堂落实落地。“这以前是一片撂荒地,我们发动村民把这90亩荒地集中连片流转给公司开发,实现了资源再利用。”佛山驻天堂镇帮扶工作队负责人表示。通过土地流转、吸收劳力等方式,有效盘活了东震村撂荒耕地和闲置劳动力,最高峰时可解决近200名劳动力就业问题,农民务工每天收入最多可达230元,项目年效益预估可达100万元,可带动当地年增收达66万元,大幅增加当地“村集体收入+农民土地租金+农民务工薪金”三金收入。“在家门口干活确实方便,以前天天忙一年到头还没赚到钱,现在条件好了,出门大马路,还有高速。我们家的3亩土地流转,租金1500,加上在基地上打工赚钱能拿到200多一天,一年下来收入增加了,还能照顾孙子。”村民庆叔高兴地说。东震村作为乡村振兴驻镇帮扶种植产业示范项目的首个试点基地,致力打造成现代化新型农业场景样本。以辣椒种植为主导产业,采用全自动化水肥一体灌溉技术,可按照生长需求,进行全生育期需求设计,用手机或电脑即可远程调控灌溉,把水分和养分定量、定时,按比例供给辣椒树。下一步,天堂镇将以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契机,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建设包括辣椒种植、加工,农业生产及科技服务、电商运营以及农村创业创新服务,乡村农旅等一二三产融合的现代化农业,积极探索农村承包土地流转新机制,以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赋能乡村振兴。
2024-03-01 -
云安区六都镇下四村的朝天椒上市了!
1月5日,记者在云安区六都镇下四村采访了解到,该村辣椒种植基地即将迎来丰收时节,已经开始采摘上市,产销两旺,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走进下四村第七号村口辣椒种植基地,一排排齐腰高的植株郁郁葱葱、整齐排列,枝叶之间清晰可见嫩绿修长的朝天椒密密麻麻朝天“绽放”,工人们穿梭其间,手脚麻利地采摘成熟部分的辣椒,并用竹竿固定植株,以迎接下阶段大规模挂果。“近几天陆陆续续开始有辣椒成熟上市,现在这个时节,北方很多辣椒基地都因为寒潮减产了,我们种的辣椒不愁卖,价格也比较理想。”辣椒基地有关工作人员介绍,下四村第七号村口的辣椒基地约60亩,这一造冬辣椒估计亩产可以达到3000多斤,采摘期为从1月份到5月份,主要销往北方市场,冬辣椒“南菜北运”优势较大、效益看好。据了解,近年来,六都镇结合撂荒地治理、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积极发展特色种植业,全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助力“百千万工程”落地落实。目前,六都的“稻田虾”、麻竹笋、优质蔬菜等农业品牌培育上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效。
2024-03-01 -
云城区南盛镇:“下六豆腐” 供不应求
日前,云城区南盛镇下六村村民黎伯在豆腐作坊里认真制作豆腐。黎伯告诉记者,他用传统工艺制作豆腐30多年,今年已经80多岁了,生活上也能做到自给自足。黎伯制作豆腐追求真材实料,注重品质,用的水是长流的生态山泉水。因此“下六豆腐”在镇村周边成为品牌,供不应求。
2024-03-01 -
新兴天堂镇:梅菜制作正当时
近日,在新兴县天堂镇元头岗村,村民正在撒盐腌制梅菜。天堂镇是一个农业大镇,该镇的蔬菜远近闻名,尤其是“天堂梅菜”。据了解,该镇因势利导,通过政策、资金、技术、基础设施等一系列措施的落实,大力扶持梅菜产业发展。目前元头岗村已建成1500多亩的梅菜生产基地,并向周边村委辐射形成万亩梅菜生产示范基地。
2024-03-01 -
郁南水美村:奏响乡村振兴“椒”响曲
春耕时节,万物复苏。郁南县千官镇水美甘塘村公路沿线旁的60亩辣椒种植基地宛若长龙,村民们忙着种植辣椒,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撂荒10多年、杂草丛生的沼泽土地。为改变该村多年来产业支撑不足,村集体经济收入薄弱的现状,在千官镇党委、政府、佛山市三水区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带动下,水美村“两委”积极筹谋,通过市场调研、广泛征求民意等方式,决定把这块地流转后种植高品质辣椒,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致富增收。水美村驻村第一书记黄德山说,这次发展种植辣椒,村“两委”成员要带头讲、带头做。党员干部在村里挨家挨户走访,征求多方意见,历经90天,走访85户,最终谈妥了最难达成的土地流转这一事情,为建设种植基地奠定了基础。在镇政府、驻镇工作队的帮助下,村党支部引入罗定市绿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合作单位,以“党支部+经联社+企业”方式,为辣椒种植项目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村“两委”明确责任分工,负责协调辣椒种植各项事宜。“通过比较,考虑开垦难度、种植技术、市场因素等多方面的问题,我们采取了这个最优方案,党支部在当中发挥了把关作用。”水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林建华表示。在土地流转后,水美甘塘村村民林强成不仅有了固定的租金收入,还在辣椒种植基地干活,多了一份务工收入。“村里发展辣椒种植,实现了我们在家门口务工的愿望,家中老人、孩子也得到了较好照顾。”林强成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千官镇党委副书记李成昌表示,组织流转当地村民撂荒多年的土地发展辣椒种植,一方面充分利用了闲置土地,另一方面能够用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和带动村民增收致富。通过引入公司合作,还能帮助提高种植管理水平,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新农民。“水美村以党建引领推动产业发展,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和积极创举。接下来,我们将以此示范点,发挥村中头雁作用,盘活各方面资源,带动全镇各村结合实际抓好产业发展,形成你追我赶、齐抓共管的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助推乡村振兴。”千官镇党委书记林向阳说。
2024-03-01 -
云安区六都镇下四村的朝天椒上市了!
1月5日,记者在云安区六都镇下四村采访了解到,该村辣椒种植基地即将迎来丰收时节,已经开始采摘上市,产销两旺,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走进下四村第七号村口辣椒种植基地,一排排齐腰高的植株郁郁葱葱、整齐排列,枝叶之间清晰可见嫩绿修长的朝天椒密密麻麻朝天“绽放”,工人们穿梭其间,手脚麻利地采摘成熟部分的辣椒,并用竹竿固定植株,以迎接下阶段大规模挂果。“近几天陆陆续续开始有辣椒成熟上市,现在这个时节,北方很多辣椒基地都因为寒潮减产了,我们种的辣椒不愁卖,价格也比较理想。”辣椒基地有关工作人员介绍,下四村第七号村口的辣椒基地约60亩,这一造冬辣椒估计亩产可以达到3000多斤,采摘期为从1月份到5月份,主要销往北方市场,冬辣椒“南菜北运”优势较大、效益看好。据了解,近年来,六都镇结合撂荒地治理、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积极发展特色种植业,全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助力“百千万工程”落地落实。目前,六都的“稻田虾”、麻竹笋、优质蔬菜等农业品牌培育上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效。
2024-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