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安
- 
                
                
“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丨云安区第二届花生文化系列活动开幕
7月4日,云安区“百千万工程”第二届花生文化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云浮市云安区富林镇连心湖广场顺利举行。活动吸引了众多领导嘉宾、企业代表、新闻媒体、科技特派员、市民游客、村(社区)代表及种植户共同参与。据悉,2025年云安区“百千万工程”第二届花生文化系列活动以“云安花生香·业兴百千万”为主题,于7月4日至5日在富林镇举行。活动由云安区人民政府指导,云安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富林镇人民政府主办,旨在进一步擦亮云安区“土特产”品牌,做强现代农业产业,持续推进“百千万工程”向纵深发展。启动仪式上,活动颁发云安区“花生王”奖项,对在花生种植领域表现突出的种植户进行表彰;颁发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区级非遗工坊牌匾、云安区技术顾问聘书及云安区第四批县(区)级非遗项目传承人证书,并为有关企业授予了“云雾山花生”商标。活动还为云安花生科技小院项目揭牌。据介绍,该项目将通过科技创新、资源整合与产业联动,破解种业瓶颈,为云安区花生种业提质增效,助力云安“百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期间,还开展了农业种植科普与“云安花生”产销推介会,邀请农技专家、种植大户、加工企业、采购商等共同参与,通过现场问答形式解答农业种植技术问题。活动同步开展的云安特色农副产品展暨花生美食节以“农产品展销集市+花生美食趣市+政校企合作·青春集市”为核心,打造了一个集农产品交易、文化创新体验、美食打卡于一体的沉浸式市集,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与。据介绍,近年来,云安区纵深推进“百千万工程”,坚持以产业振兴撬动乡村全面振兴,将花生产业作为“富民兴村”的特色产业、云安“土特产”的拳头产品来重点培育,打造了富林万亩花生原种和良种繁育基地,推动花生产业实现量质齐升。全区花生种植面积达5.75万亩,实现花生产量9043吨,同比增长4.3%,年产值约2.3亿元。其中,本次活动会场所在的富林镇作为核心产区,花生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6万亩以上。第二届花生文化系列活动期间,还将陆续开展云安花生文化展、云安区第二届“千年古郡·缤纷富林”美丽乡村·徒步活动、“活力乡村”趣味运动会、“乡村之声”才艺展示大舞台、花生采摘PK赛、农耕文化亲子体验活动等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活动。
2025-07-07 - 
                
                
云安:花生特色集市开市!展现乡村振兴新活力
7月4日,云安区富林镇连心湖广场化身为“花生主题乐园”,以“农产品展销集市+花生美食趣市+政校企合作·青春集市”为核心的特色集市火热开市。集市融合了农产品交易、文化创新体验、美食打卡等多种元素,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与。活动现场人气爆棚,热闹非凡。集市汇聚了云浮各地的特色农产品,从新鲜采摘的花生到花生油、花生炒米饼各类深加工产品,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选购。而花生美食趣市更是一大亮点。市民游客们穿梭其中,品尝“大糠糍”“花生炒米饼”等各种具有云浮本地风味的花生美食,在舌尖上感受云浮风味与魅力。集市还专门设置了一条“学生创业·青春集市”街。据了解,通过“政企校”联动合作的形式,云安供销部门、新云实业、云浮中专共同为学生们搭建了一个展示和创业的平台,来自云浮中专的学生们在这里展销自己亲手制作的创意花生食品以及花生周边文创品等,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品尝和购买。这些富有创意和青春活力的产品不仅锻炼和展现了学生们的专业技能,也为集市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样的活动形式,可以将课堂所学与实际创业相结合,为乡村振兴贡献出一份青春力量。为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以“互联网+”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农人,推进“网络强村”建设,助力“百千万工程”,活动现场,罗定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们在集市上开启了直播带货实践。他们手持云安区镇安镇本地产的咖啡豆,热情地向观众介绍:“我们这次直播主推的这款咖啡豆,具有独特的奶香调,入口宜人,让人回味无穷。”在直播过程中,学生们详细讲解产品的特点、优势以及背后的故事,吸引了不少线上观众的关注和下单。学生们表示,参与此次实践不仅锻炼了语言沟通和实践能力,还深切感受到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坚定了要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的决心。据了解,2025年云安区“百千万工程”第二届花生文化系列活动以“云安花生香·业兴‘百千万’”为主题,于7月4日至5日在富林镇举行。该特色集市作为花生文化系列活动组成部分之一,将与花生文化系列活动同期开展。
2025-07-07 - 
                
                
云安区审计局:扎实改作风,真情惠民生
“村干部行动真快,这么快就把路上的泥石清除了,我们现在出行也放心了。”近日,都杨镇降面村村民对某一村道山体塌方路段清理的速度之快表示点赞。这不仅是云安区审计局对“三联系”制度的持续深化落实,更是积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行动体现。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云安区审计局始终坚持“学查改”一体推进,深入基层一线扎实推进“开门教育”,坚持把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工作发力点,推动学习教育成效切实转化为惠民实效。治理山体隐患,筑牢安全防线。近日,受台风“蝴蝶”及强降雨天气影响,降面村某一村道山体塌方,大量泥石滑落至路面,给车辆和村民通行造成极大安全隐患。云安区审计局在接到降面村委反馈有关情况后,迅速响应,第一时间前往塌方路段现场了解情况,与村委协商由云安区审计局出资聘请挖掘机尽快清理塌方路段障碍物。目前,塌方路段障碍物已完成清理,道路恢复通行能力,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保障了村民的出行安全。抓实开门教育,深化作风建设。云安区审计局结合走访慰问、“四个万家”活动等,到挂点联系村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座谈等,面对面听取村民群众、老党员对局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意见建议,并及时回应群众关切,以“自我革新”的态度广纳谏言,切实把社会期盼、群众意见等充分吸收进来,让学习教育更接地气、更贴近民声。同时,为保证村内老党员思想“不掉队”、学习教育“不缺课”、组织关怀“随时在”,开展“送学上门”活动,为他们送上《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等学习材料,将党的理论知识与组织关怀一并送到老党员手上。接下来,云安区审计局将持续把各项暖民心、惠民生的工作做细做实,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展现学习教育成果,推动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
2025-06-30 - 
                
                
云安区都杨镇:盘活“水生态” 激活“水文旅”,绘就城乡融合发展新画卷
云安区都杨镇通过盘活“水生态”资源,成功激活“水文旅”产业,绘就出一幅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画卷。每当夕阳西下,西江碧波荡漾的湾边村便呈现出“水清沙白、落日飞虹”的迷人景致,这个被誉为云浮版“马尔代夫”的江滨渔村,在今年“五一”假期吸引了超过10万人次的游客前来打卡。都杨镇立足西江自然禀赋,深入挖掘水文化内涵,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文旅名片。湾边村与“西江第一岛”金鱼沙岛隔江相望,江滨沙滩、渔家“防洪屋”、江心绿岛与飞虹般的肇云大桥共同勾勒出一幅生态美景。当地通过系统升级江滨观景平台、彩虹村道等基础设施,将西江从单纯的背景转变为沉浸式体验空间。同时推进农房风貌提升、污水处理等项目,守护着“水清岸绿”的生态底色,并创新性地保留渔耕文化符号,让老渔船、红砖青瓦成为传承文化的生动载体。在文化传播方面,都杨镇开创性地探索“非遗+节水+体验”的融合路径。通过举办“水韵非遗”系列活动,以趣味游戏和手工艺体验等方式传播节水理念。精心策划的草坪音乐会、江畔音乐会等活动,让静态的江水焕发动态活力。当地还推出西江河鲜宴等特色美食,让游客在舌尖上感受西江韵味。以湾边村为核心,都杨镇构建起全域联动的“水经济”网络。通过完善交通线路,将降水古渡口、蝶采园、云谷公园等景点串联成线,形成完整的旅游体验带。村民借势发展民宿、餐饮等配套产业,实现家门口增收致富。同时,积极携手辖区内的信创企业谋划通过数字化手段的运用,让西江美景通过VR技术走向更广阔天地。如今,每逢节假日,湾边村的江畔总是游人如织。正如村民潘伯所说:“从前打渔看天吃饭,如今游客来玩沙看水,我们卖些饮料和挖沙工具,收入比以前好多了。”夜幕降临,江风轻拂,民宿灯火点点,西江的涛声里,一曲水韵交融的共富新乐章正悠然奏响。都杨镇以水为媒,通过系统性的水文化传承转化工程,让千年西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为城乡融合发展描绘出更加绚丽的画卷。
2025-06-30 - 
                
                
云安区都杨镇开展禁毒宣传进校园活动
近日,云安区都杨镇联合相关部门在杨柳小学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活动。活动聚焦青少年药物滥用问题,通过案例讲解、实物展示和互动宣传,帮助师生认清毒品的危害,筑牢校园禁毒防线。活动中,派出所民警结合真实案例,深入剖析“电子烟”、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等成瘾物质的危害,强调其对个人健康、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的严重影响,让师生深刻认识到“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重要性。在展板展示环节,工作人员通过禁毒图片和仿真毒品模型,向师生详细讲解各类毒品的特征及滥用后果,尤其警示含麻精药品的隐蔽性危害(如图)。现场互动让师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毒品的危害,进一步提升识毒、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
2025-06-30 - 
                
                
“向上突围”云浮高质量发展融媒报道丨云安区活用保税仓资源 惠企29柜铝锭高效通关入仓
近日,广东广云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俄罗斯进口29个集装箱铝锭,货值约1500万元。这批货物在广州南沙完成报关手续后,顺利进入云浮新港保税仓。这一成果是云安区、云浮市商务局、云浮海关切实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转化为惠企实效的生动实践。通过用活用好保税仓资源,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实现企业、港口、地方政府三方共赢。据广东广云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今年3月,云安区在开展企业走访调研时了解到该公司对保税物流的迫切需求后,多次协调云浮海关、市商务局、云浮新港等部门,共同为该公司制定高效物流解决方案。该方案通过拓展多式联运、智能仓储管理等新型物流模式,实现货物异地报关进仓、多式联运进仓、集中存储和灵活出仓等保税仓功能,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下一步,云安区将聚焦企业发展需求,深入企业一线,精准做好服务对接工作,支持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为全市外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025-06-30 - 
                
                
生死20分钟!云浮两名供电员工火场勇救八旬老人
“如果不是高村供电所两位师傅冒险相救,我母亲可能就……”6月27日,云安区高村镇司马村委黄沙自然村村民符启林提及几天前那场惊心动魄的火灾时,声音仍止不住颤抖。在他身后,被熏黑的墙壁和烧焦的门框无声诉说着6月23日上午那场生死救援。当天10时许,南方电网广东云浮云安供电局高村供电所员工许明州、李河新完成线路巡检返程途中,在黄沙村路段突然发现异常。“老李快看!那户人家不对劲!”许明州指着路边一栋冒出滚滚浓烟的民宅喊道。两人立即停车冲向现场,浓烟中隐约传来微弱的呼救声。在滚滚浓烟中,只见一名阿婆瘫坐在起火房屋的大门口,正被浓烟呛得不断咳嗽。李河新一个箭步冲上前试图搀扶,却发现老人双腿无法行走。“电源切断了!”许明州大声喊着,并快速跑过来与李河新合力用“担架式”搬运法,将老人转移到大门口一侧的安全地带。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李河新突然发现大门口左侧有一个水龙头,旁边放着两个塑料水桶。“有水!”他一个箭步冲过去,拧开水龙头的瞬间,喷涌而出的自来水在阳光下划出一道银弧。李河新在泼水灭火两人立即展开“接力灭火”:李河新弓着腰快速接水,许明州则冲刺传递水桶。每一桶水泼向火场时都发出“嗤啦嗤啦”的汽化声,升腾的白雾混合着黑烟在屋内翻滚。“砰!砰!砰!”几声巨响,高温炙烤下的门窗玻璃突然爆裂,飞溅的碎片差点击中李河新。同时,头顶的天花板开始簌簌掉落石灰块,两人临危不惧,继续坚持“接水-传递-泼洒”的动作灭火。经过20多分钟的扑救,大火终于被扑灭。此时,两人的工作服早已被汗水浸透,面部和手臂多处被热浪灼红。火势控制后,两人又与赶来的村干部排查隐患,并主动检查周边线路是否受影响。当家属闻讯赶回来时,许明州和李河新已悄然返回工作岗位。“我母亲今年88岁,中风多年,双腿已不能行走。”符启林红着眼眶,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母亲房间的门框,“那天发生火灾时,她硬是用两只手撑着身子,从床头一点点挪到大门口……”“具体起火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家庭火灾隐患往往藏在生活的细枝末节里,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疏忽,都有可能成为引燃温暖港湾的导火索。”司马村相关负责人指着烧得焦黑的房间,语气凝重地说:“如果不是供电所两位师傅冒险扑救,一旦火势蔓延后果不堪设想。”短评:平凡人的英雄底色在这场与死神赛跑的20分钟里,我们看到了两个普通电力工人最不普通的职业担当:巡检途中敏锐捕捉异常的职业警觉,第一时间切断电源的专业本能,临危不惧穿越浓烟的勇气担当,以及事后主动排查隐患的责任延伸。这些看似平常的举动,恰是千万次训练形成的职业自觉,是融入血液的安全意识。面对记者的采访,不善言辞的李河新反复说着:“遇上这种事,换谁都会这么做……”;而退伍军人许明州则用军人的直白坦言:“当时根本没时间想危不危险,就像条件反射一样。”这些朴实无华的话语,恰如一面明镜,映照出云浮这座城市最动人的文明底色。在这里,英雄从不自诩为英雄,善行只是源于内心的自然选择。在这里,平凡人的闪光故事,如同散落在城市、乡村各处的文明火种,共同点燃了“青春云浮、善作善成”的城市精神。当然,这起救援事件也折射出当下农村老人居家养老的安全困境。数据显示,我国农村独居老人超2000万,居家安全隐患不容忽视。因此,在感动于英雄事迹的同时,我们更需思考如何建立长效防护机制。如推广智能监测设备、完善应急响应网络、发扬邻里互助传统等。唯如此,才能真正实现“老有所安”的民生愿景。
2025-06-30 - 
                
                
云安区检察院举办开放日活动 师生沉浸式学习识毒辨毒知识
在“6·26”国际禁毒日前夕,云安区检察院创新推出“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检察开放日活动,邀请云安中学50余名师生深度参与沉浸式法治体验。活动以“沉浸式破毒”为主线设计三大模块。首个环节中,检察官以通俗语言详解毒品犯罪特征、陷阱识别方法及自我保护策略,配以自制禁毒微动漫视频再现毒品危害场景,引发师生深刻共鸣。核心环节创新打造“幻影缉毒令”“脑速闪电战”“深渊拯救计划”三大原创游戏。学生分组化身“缉毒先锋”,通过辨识仿真毒品模型、法律知识限时抢答、情景模拟决策等竞技环节,在互动中巩固识毒辨毒能力。现场气氛热烈,欢呼声与掌声此起彼伏。活动还设置特色“情绪疗愈”专区,引入动感体感游戏设备。学生通过律动体验释放压力,汗水与欢笑交织的场面展现检察机关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柔性关怀,传递积极向上正能量。云安区检察院表示,将持续深化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不断创新普法宣传形式,凝聚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合力,构筑全方位未成年人法治防护体系。
2025-06-27 - 
                
                
安全生产月丨云安区机关事务局开展消防知识培训暨消防演练活动
为进一步提升政府机关的消防安全意识,切实加强消防安全管理,6月25日下午,云安区消防救援大队来到云安区政府机关大院开展消防知识培训暨消防演练活动。此次演练活动包括防火知识授课、现场讲解操作两个环节。首先由大队消防救援人员现场讲授消防安全知识,利用PPT课件、警示教育片的方式开展授课,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使消防安全意识深入人心。随后集中在大院,由救援人员讲解灭火器使用方法并由参训人员进行实际操作体验,演练中各环节衔接流畅、紧张有序,达到预期效果,切实提高了参与人员的火灾应急处置能力。此次活动的开展增强了政府机关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了自防自救能力,进一步夯实了消防安全基础,有效防范消防安全事故发生,为机关办公区营造了安全稳定有序的办公环境。
2025-06-27 - 
                
                
云安区石城镇4名少年受表彰,原因是→
6月25日下午,云安区见义勇为评定委员会联合石城镇政府,在石城镇留洞小学隆重举办“见义勇为好公民”颁奖活动,为张柏军、叶子轩、古冠圆、林铭澋四名学生授予荣誉称号,并颁发荣誉证书与奖金,表彰他们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英勇事迹。4月21日中午,石城镇留洞村一名九旬老人在茶地劳作时不慎摔下田埂,手脚受伤流血,被困于陡坡茶树从中,情况十分危急。放学途径此处的张柏军、叶子轩、古冠圆、林铭澋四名同学,敏锐捕捉到微弱的呼救声,立即循声搜寻,发现了受伤老人。面对陡峭山坡和受伤老人,四名少年临危不惧、沉着应对,一人迅速跑向外界寻求支援,其余三人则留在现场,小心守护老人、安抚情绪,防止其受到二次伤害。不久后,闻讯赶来的村民加入,众人合力将老人安全救出并紧急送医,老人最终转危为安。短短一年间,从“六旬退役老兵勇救落水儿童”到“四少年智救九旬受困老人”,见义勇为的动人篇章在石城镇留洞村接连书写,四位少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的见义勇为精神——不仅是挺身而出的“勇”,更是科学施救的“智”。此次表彰,不仅是对四位少年临危不惧、见义勇为高尚品德的高度肯定,更旨在以他们为榜样,激励全社会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崇德向善的文明风尚,让见义勇为的正能量在社会中广泛传播。
2025-0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