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安
-
基层“良”策丨云安区白石镇“金融活水”浇灌致富花
盛夏的云安区白石镇,金煌芒压弯枝头,澳洲龙虾跃出水面。在这片丰收的热土上,“百千万工程”与乡村振兴战略正书写着金融赋能的新篇章,云浮农商银行白石支行以3000万元信贷活水,滋养出“果园结金果、虾塘跃银虾,特色产业带富一方百姓”的生动实践。白石镇石底村委莲塘村果农周先生,曾因资金短缺难以升级果园,导致产业发展受限。云浮农商银行白石支行了解情况后,迅速为其办理了10万元信用贷款。借助这笔资金,周先生引进鸡心黄皮、薄核金煌芒等优质品种,淘汰低效老树,并改用有机肥,使得果品质量和价格得到大幅提升,特色水果种植步入良性循环。“有了云浮农商银行的资金支持,我盘活闲置山地建成果园。每到采摘旺季,会请10多个人来摘果,看着这番忙碌景象,心里满是自豪,这也让我对种果更有底气和信心。”果农周先生说。同样受益的还有莲塘村的农户赵女士,在云浮农商银行3万元信贷支持下,将百香果园从3亩扩至6亩,还添置了灌溉设备,使得果园产能与品质同步提升,产品销路也随之从本地逐步拓展至更广阔的市场。“像赵女士一样申请小额贷款的客户比较多,这类贷款的特点是小额、便捷、惠民,以赵女士申请3万元贷款为例,从申请到放款就一天时间,及时满足了她的资金需求。”云浮农商银行白石支行有关负责人说。特色农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体现在水果种植,水产养殖同样势头正劲。在白石镇西圳村委鹏岗村,12亩虾塘波光潋滟,新一批3万尾澳洲淡水龙虾苗茁壮成长。养殖户康先生曾为基地扩建资金犯愁,云浮农商银行白石支行的5万元小额贷款及时到位,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借助这笔贷款,我们基地从6亩扩展到了12亩。最近,我们又增购了一批虾苗投放。这类小额贷款很适合我们小规模养殖户,不仅还款压力小,利息也低。”康先生表示。云浮农商银行白石支行负责人介绍,2025年1月至6月末,白石支行累计投放涉农贷款274笔、贷款金额超3000万元。接下来,白石支行将持续深耕乡村振兴领域,以金融力量激活“一镇一品”潜力,为地方特色种养殖业发展注入充足的“金融养分”。
2025-07-31 -
青春“驿”起向振兴!云安区石城镇携手高校学子为五星村绘就“文化新景”
近日,广东药科大学医药信息工程学院“药缘云绘”突击队16名队员来到云安区石城镇五星村,开展乡村墙绘实践活动。据悉,此次活动是该区“青春‘驿’起向振兴”主题系列活动之一,旨在发挥“1+7”区镇人才驿站服务平台作用,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投身参与到“百千万工程”当中。现场,青年学子们发挥专业特长,因地制宜在村貌美化和宣传推广协同推进上下功夫,在东风水库附近绘制防溺水宣传画,将安全教育融入艺术创作;在腐竹厂外墙再现传统制作工艺,助力特色产业推广;在桔子岭村村口描绘民俗家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此外,青年突击队还创新设置互动打卡点,既美化环境又增强游客参与感,有效提升了乡村旅游的吸引力。据了解,为确保墙绘作品贴合乡村特色、展现本土文化,在镇人才驿站和村委的协助下,突击队成员深入五星村走访调研,与村干部、村民代表座谈交流,充分了解村庄历史、民俗文化和产业特色,深入挖掘五星村的特色农产品托洞腐竹、美丽乡村桔子岭等代表性元素,并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确保墙绘主题既符合村民期待,又能展现乡村独特魅力。经过连日奋战,突击队顺利完成五星村主要区域的墙绘工作,原本单调的墙面焕然一新,一幅幅色彩鲜艳、主题鲜明的墙绘成为村庄亮丽的风景线,吸引不少过往群众驻足欣赏,甚至还有从外地专门驱车前来打卡的。“以前这些墙都是灰蒙蒙的,现在画上这些画,整个村子都精神了,墙绘美化了环境,让村庄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路过的人都忍不住停下来多看几眼。”一位村民说。未来,石城镇将深入推进“青春‘驿’起向振兴”主题活动,充分发挥人才驿站协同联动作用,主动靠前对接服务,在青年突击队下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提供优质服务保障,为石城镇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2025-07-31 -
云安区“小小消防员”走进消防站,体验别样“消防夏令营”
为进一步做好消防宣传工作,提高少年儿童的消防安全意识,普及消防知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7月22日上午,云安区消防救援大队邀请了云浮市智汇教育夏令营的小朋友走进消防站,让小朋友“零距离”体验、感受消防生活,从小树立消防安全意识。 活动中,小朋友在消防救援人员的带领下,首先参观了执勤车辆及器材装备。消防救援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讲解了车辆、器材的功能和作用,并通过现场提问的方式,向小朋友们讲授如何预防火灾、火灾发生后如何报警、怎样进行有效逃生自救等消防知识,同时组织小朋友体验穿灭火防护服、抢险救援服,现场互动频繁、气氛热烈,小朋友们认真听讲、仔细观看、积极参与,还提出很多非常有趣的问题,消防救援人员都逐一认真为孩子们解答。此次活动让小朋友们切身感受到了“火焰蓝精神”、感受到消防就在身边,时刻保护着大家。云安大队将以此活动为契机,继续致力于夏季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不断创新宣传方式,扩大宣传覆盖面,为构建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贡献更大的力量。
2025-07-31 -
青春助力“百千万”丨顺德职业技术大学智能制造学院赋能乡村振兴
连日来,顺德职业技术大学智能制造学院6名教师、30名学生奔赴云安区六都镇,以“数智未来工程·科技助农”为主题,开展艺术科普夏令营,推动人才、技术、资源“三下沉”,书写科技赋能乡村的青春答卷。在南乡中学的科技课堂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机器人表演正在上演。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节奏,四足机器人“智醒狮”灵活地完成了腾挪跳跃、摇头摆尾等动作。“太神奇了!它真的会跳舞!”兴奋的欢呼声此起彼伏。表演结束后,学生团队立即展开互动教学环节,通过3D动画演示拆解“智醒狮”的运动原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四足机器人的平衡控制和步态算法。活动现场,不少孩子围着团队成员追问“机器人是怎么做出来的”“我以后能不能学这个”“我要学会编程,让它帮爷爷巡果园!”。带队老师鲁老师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科普活动,在乡村孩子心中播下科技的种子。
2025-07-22 -
滞销芒果遇“暖流”!云安区六都镇联动多方解民忧
七月盛夏,云安区六都镇富强村思怀村的千余棵芒果树硕果盈枝,金煌芒缀满枝头。果农梁翠爱却因上万斤芒果滞销寝食难安,六都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迅速行动,联动辖区企业开启“消费帮扶”通道,让滞销果品焕发新生机。7月14日,记者在思怀村芒果园看到,园内一派火热景像。驻镇工作队队员与果农穿梭林间采摘装箱,当日逾3000斤芒果直供爱心企业。此前,梁翠爱的1.2万斤金煌芒因销路受阻面临溃烂风险。工作队化身“推销员”,向深环科技、鸿志新材料等企业发出帮扶倡议,迅速获得积极响应。“前段时间,我家有1万多斤芒果卖不出去,我担心到睡不着,在工作队的帮助下,顺利卖出了几千斤。此刻,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来了,感谢他们的帮忙。”果农梁翠爱说。“云浮深环科技采购1000斤芒果是响应“百千万工程”和“万企兴万村”的具体行动,我们企业作为社会一份子,希望通过消费帮扶这种实实在在的方式帮果农拓宽销路、增加收入,也算是为乡村振兴尽点微薄之力。”云浮市深环科技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接下来,我们不只是盯着眼前的销路,更要帮助农户稳定销售渠道,比如对接电商平台、发动辖区爱心企业开展消费帮扶并对接区企事业单位工会采购,让农户种得放心、卖得安心,真正借着“百千万工程”的东风把特色农业产业做稳做强。”六都镇党委有关负责人说。从“滞销困境”到“畅销暖流”,云安区六都镇以社会合力诠释“百千万工程”内核——政府搭台、企业助力、群众受益的振兴之路正越走越宽。
2025-07-15 -
榜样的力量丨云安护士李金玲街头跪地救回窒息幼童
7月8日上午10时许,云安区都杨镇人民路与建设路交汇处上演惊心动魄一幕:一名3岁幼童在奶奶怀中突发窒息,生命危在旦夕。千钧一发之际,云安区中医院急诊科护士李金玲凭借专业素养完成了一场教科书式的生命救援。患者家属到云安区中医院送锦旗,左二为李金玲当时正值休息的李金玲与丈夫驾车经过事发地。“职业直觉告诉我情况不对。”李金玲回忆道,尽管车辆已经驶过事发地,她仍坚持折返查看。眼前景象令她心头一震:孩子面色青紫、四肢瘫软,颈动脉搏动消失。“必须立即施救!”她迅速将孩子平放在地,开始标准的心肺复苏。“01、02、03……”李金玲跪在滚烫的柏油路面上,以每分钟100-120次的频率对幼童进行胸外按压,每30次按压配合2次人工呼吸。汗水顺着她的脸颊滑落,衣服很快被浸透,但她的动作始终精准有力。与此同时,她的丈夫迅速拨打120并疏导围观群众。在持续的专业抢救下,奇迹出现了:幼童吐出分泌物后逐渐恢复意识,面色由苍白转为红润。在场所有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幼童的奶奶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随后120急救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将孩子送往医院作进一步治疗。上级医院医生事后评价,李金玲的前期急救处理非常关键且专业,为后续救治赢得了宝贵的“黄金时间”,保证了良好的预后效果,幼童经治疗后已平安出院。7月11日,获救儿童家属专程来到医院,向李金玲赠送锦旗表达谢意。“当时什么都没想,就想着赶紧救人。”李金玲谦逊地表示,“这既是职业本能,也是医护人员的责任。”这场成功的救援并非偶然。据了解,云安区中医院长期坚持严格的技能培训考核制度,每月开展护理操作培训,每季度进行专项考核。事发前,李金玲刚通过“儿童心肺复苏术”考核,其精准的施救手法正是日常严格训练的成果。“这次救援充分展现了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担当。”该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加强急救技能培训,为守护群众生命安全贡献力量。
2025-07-14 -
不负“暑”光!云安区文化艺术公益培训班开课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彻落实文化惠民政策,提升青少年艺术素养,7月14日,2025年云安区文化艺术公益培训班在区文化馆正式开课。硬笔书法课上,老师向孩子们介绍了书写工具使用规范及运笔技巧,并手把手地纠正他们的握笔、运笔姿势。古筝课室内,孩子们在老师指导下学习基础指法,并试着拨动琴弦、奏出清雅韵律。授课期间,各班学生都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中,用心揣摸要领。罗同学跟记者说,她能和认识的小伙伴一起来上美术课很开心,“我们今天上课画了太阳、老鼠和老师,老师还夸我线条画得好。”另一位叶同学则表示培训班对他帮助很大,“在我自学的时候,我总是找不准那些发音的位置,来这上课后,老师教了我们基本的方式原理,我很快就上手了。今年暑假打算自己学会《兰亭序 》,希望把它吹得更好听一些。”据了解,这次培训班设有笛子、吉他等音乐课程及卡通画等美术课程,上课时间持续至8月中旬。云安区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表示:“云安区文化馆每年暑假都会精心组织文化艺术公益培训班,让更多青少年可以近距离接触文化艺术、感受艺术魅力,免费享受优质的艺术教育资源,看到孩子们在课堂上投入的样子,还有家长们的积极反馈,我们都特别开心、欣慰。而且每次开班报名都会‘秒光’、班班爆满,也让我们更有动力把公益培训班持续做下去、做得更好。明年我们也会针对成人开展免费文化艺术公益培训班。”
2025-07-14 -
云安区都杨镇官坑村:“村BA”小篮球 “转”出乡村治理大格局
在云安区都杨镇官坑村,一场别开生面的“村BA”篮球赛正悄然改变着这个小村庄的面貌。这不仅是一场体育竞技的盛宴,更是乡村治理创新、乡风文明建设、村民团结增进的一次生动实践。以球为媒,创新治理机制官坑村“两委”干部深知,乡村治理不能仅靠村委的单打独斗,必须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于是,“村BA”篮球赛成为了激活乡村活力的“金钥匙”。“村委统筹、村民自治、多元共治”的组织模式,让篮球场成为了村民参与公共事务、提升治理能力的“练兵场”。村民们围绕赛事组织、经费使用、赛场规则等充分讨论、民主协商,不仅赛事井然有序,更让村规民约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传播与遵守。通过球赛带动、干群合力,官坑村完成78栋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发动乡亲和村民筹集资金种植508株树木,建设“四小园”12个,打造主题林2个、美丽庭院10个。自2023年以来,乘着“百千万工程”的东风以及“村BA”篮球赛的旋风,官坑村在云安区村庄清洁行动大比拼(第二轮)中排名第一;在2024年云浮市云安区“百千万工程”和美乡村第二届村BA篮球赛总决赛中,官坑杨居联队获得亚军,展现出官坑村在乡村治理方面的显著成果。以球促融,涵养文明乡风“村BA”赛场不仅是体育竞技的舞台,更是展现乡村新貌、培育文明风尚的生动课堂。文明观赛、尊重裁判、公平竞争的理念深入人心,赛场上的“规则意识”转化为村民日常生活中的“契约精神”。球技精湛的村民球员更是成为青少年追捧的“乡村明星”,他们的拼搏精神与谦逊品格引领了崇德向善、健康向上的村风民风。赛事中场休息时间,本地广场舞展演、非遗展示、特色农产品推介等环节,让篮球赛成为传承乡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纽带。村民们通过这些活动,不仅享受了体育带来的乐趣,还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乡村的文化和历史,增强了文化自信和归属感。以球聚力,增进村民团结在“村BA”赛场上,不同自然村、不同姓氏、不同年龄层的村民交流互动,曾经的隔阂在共同的呐喊与欢笑声中悄然消融。组队训练、后勤保障、组织啦啦队,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热心乡亲以及村民间的紧密协作。大家为了集体荣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邻里互助、团结友爱的氛围日益浓厚。“村BA”篮球赛成为了官坑村村民团结增进的重要平台。在赛场上,村民们共同为球队加油助威,展现了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精神风貌。这种团结互助的氛围也延伸到了日常生活中,促进了邻里之间的和谐相处和共同发展。小篮球转动大治理官坑村的“村BA”篮球赛不仅是一场体育盛宴,更是乡村治理创新的生动实践。它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起村民参与治理、增进理解、凝聚共识的桥梁。未来,官坑村将持续深化“体育+治理”模式,以体育为媒介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让“村BA”的哨声不仅响彻球场,更激荡起乡村善治的澎湃活力,共建共享宜居宜业的和美官坑。
2025-07-14 -
云安区都杨镇:教育筑基,点亮乡村“百千万工程”新路径
在云浮市云安区都杨镇桔坡村,一股由乡亲们自发点燃的教育热情正悄然改变着这片土地。该村教育促进会成立一年来,成功募集助学资金十多万元,惠及学子35人,为乡村教育的未来点燃了希望之火。乡亲助力,教育薪火燎原桔坡村教育促进会的成立,是乡亲们对教育重视的体现。村民陈伯感慨地说:“子孙读书有了盼头,村里才算有真未来。”如今,这股力量正在都杨镇范围内蔓延。镇级教育促进会的筹建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一张“镇村联动、全民参与”的教育支持网络正在徐徐铺展。这不仅为桔坡村的学子们带来了福音,更为都杨镇“百千万工程”的乡土实践注入了源头活水。全链条育才,打通乡村成才路都杨镇将教育视为“投资于人”的核心工程,致力于构建起从“幼苗”到“栋梁”的贯通式培养链。近年来,学前教育普惠提质,中小学教学质量稳步攀升,同时与高职院校建立了技能人才衔接通道,为孩子们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此外,都杨镇还持续投入升级校园硬件,分批次改造校舍,智慧教室、标准化运动场等现代化设施成为乡村校园的新标配。学生们在安全、专业的环境中茁壮成长,为乡村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政策合力,织密教育保障网都杨镇的教育实践是云浮市域教育攻坚的缩影。云浮市紧抓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广东省“百千万工程”机遇,先后出台《云浮市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云浮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教育行动方案》,实施义务教育布局调整,薄弱学校改造,加快补齐学校发展短板,并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小、散、弱”教学点撤并工作。北师大云浮实验学校的顺利落地动工,更是云浮市基础教育系统性提升的缩影。云安区也配套设立了专项扶持资金,推动鲲鹏学校建设,推动优质师资、数字资源向乡镇下沉。多级政策的协同发力,为都杨等乡镇夯实了“教育筑基”的制度根基。乡亲反哺,激活内生新动能教育促进会模式的成功,关键在于唤醒了本土力量。乡亲们带头捐资、村民们踊跃参与,形成了“培养一人、反哺一村”的良性循环。获奖学子小覃表示:“这份奖励不仅是现在的荣誉,更让我懂得了将来学成归来建设家乡的责任。”干群齐心、同频共振,为乡村教育注入了持久生命力。从桔坡一隅到都杨全域,教育的星火正照亮着乡村孩子们的梦想征途。这股力量不仅为孩子们点亮了前行的道路,更为云浮“百千万工程”锻造着最坚实的人才根基。当琅琅书声与乡土振兴同频交响时,一幅教育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画卷正在粤北青山绿水间磅礴展开。
2025-07-14 -
让传统曲艺扎根乡间!云安区老干部大学都杨分教点曲艺班结业
日前,云安区老干部大学都杨分教点曲艺班2023-2025年度结业演出拉开帷幕,粤剧折子戏、粤曲小调对唱、粤曲小调合唱、粤曲独唱等节目轮番登场,学员们的表演赢得观众阵阵掌声,展现了曲艺班的教学成果和艺术风采。该曲艺班自2023年创办以来,从最初的10人小队发展壮大为近30人的蓬勃队伍,吸引银发学员和年轻曲艺爱好者共同参与。学员们从零基础起步,如今已能娴熟演绎《双飞燕》《荔枝颂》等经典曲目,并创作了《美丽圩镇我的家园》等原创作品。通过“课堂+舞台”的双轨模式,学员们深入基层开展“送戏下乡”等惠民演出50余场,惠及群众超9000人次,让粤曲艺术成为乡村振兴的亮丽名片。许多学员从初学者成长为文艺骨干,活跃于乡村文化舞台,成为粤曲艺术传承的中坚力量。接下来,曲艺班将继续深化“教学+展演+传承”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计划拓展课程体系,增设舞蹈、民俗工艺等班级,满足学员多元文化需求;打造文化品牌,推动学员作品进驻湾边人才驿站、民宿展厅等,形成可持续的文化IP;同时加强与文旅节庆的联动,以曲为舟、以笔为桨,传承创新岭南文化,促进银发学员与年轻学员携手,共同为乡村文化振兴贡献力量。
2025-07-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