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安
-
云安交警强化路面管控 全力保障十五运会交通有序
为做好十五运会期间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连日来,云浮市公安局云安分局交通管理大队严格落实上级部署,以源头治理、部门协作、路面管控为抓手,全警深入一线,全面落实“保畅通、保安全、优服务”要求,确保群众出行安全顺畅。针对辖区交通关键节点,公安交管部门加密路面执勤频次,重点核查车辆安全设施及驾驶员证件,排查超载超限、酒驾醉驾、非法改装、逾期未检、疲劳驾驶等安全隐患,同时现场查纠轻微交通违法行为,开展“一盔一带”宣传教育,从源头上减少交通事故风险。重点路口的交通疏导,同样是交通保障的关键一环。在城区车流密集路口,执勤警员在高峰时段驻守岗位,以规范手势疏导交通,及时制止闯红灯、不按导向车道行驶等行为,保障路面交通安全顺畅。在守护机动车通行秩序的同时,交管部门也时刻关注行人安全。斑马线前,他们化身“流动指挥哨”,引导行人有序通行、示意车辆减速让行,主动搀扶行动迟缓的老人、指引不熟悉路况的行人,以贴心服务化解群众出行焦虑。“守护交通不能只看车,更要顾行人。”市公安局云安分局交通管理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斑马线前多帮一把、多提醒一句,目的是让斑马线真正成为安全线、文明线,也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十五运会期间交通服务的温度。接下来,云安交管大队将继续优化保障方案,根据赛事进程动态调整管控措施,以更扎实的行动、更严密的防控,全力护航十五运会期间辖区交通平稳有序,为赛事成功举办贡献交管力量。”
2025-11-03 -
云安区高村镇社工站开展惠民政策宣传活动
10月31日,云安区高村镇社工站借助赶圩日的热闹契机开展惠民政策宣传活动,吸引了众多群众参与。在人流密集处,社工向群众派发防养老诈骗、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须知、城乡居民医保、移风易俗等宣传手册,重点讲解了养老保险参保的条件、待遇以及医保的参保范围、报销比例、报销流程等内容,鼓励群众积极参保、及时参保,并解答他们在参保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活动期间,共派发各类宣传单200余份,解答群众咨询达30人次。此次活动有效提高了辖区群众对惠民政策的知晓度,同时增强了他们的风险防范意识和文明意识。
2025-11-03 -
云安区六都镇人大开展反邪防诈宣传 增强群众意识
“以前总觉得邪教离咱老百姓的生活很远,今天听代表们这么细致一讲才清楚,那些打着‘治病消灾’‘祈福保平安’幌子的,全是邪教的骗人伎俩!”参与普法宣传活动的村民张叔深有感触地说道。近日,云安区六都镇人大主动牵头,以反邪教与防电信诈骗为主题,联合镇平安法治办、社工站、民政办等部门举办集中普法宣传活动,为基层治理提质增效注入新动能。活动期间,六都镇人大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扎根一线、贴近群众”的独特优势,采用“集中宣传+分散宣讲”的立体化模式,在镇域主干道核心位置设立宣传主站点。代表们通过悬挂警示标语横幅、派发反邪防诈宣传折页、现场答疑解惑等方式,向群众耐心阐释邪教的本质属性、常见伪装套路及其对家庭、社会的危害,同时结合近期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例,详细介绍冒充公检法、虚假投资理财、刷单返利等常见诈骗手法,提醒群众不轻信、不转账、不泄露个人信息。此外,黄仁强、林炳红等代表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邪教法》及配套法规条文进行了宣讲,引导群众主动学法、自觉守法,从思想根源上筑牢抵制邪教的“防火墙”,并同步普及《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相关内容,强调知法守法对防范诈骗的重要性。代表们还采用“方言讲案例”的通俗方式,生动拆解邪教蛊惑话术和诈骗分子的陷阱套路,通过真实案例讲述帮助群众识别诈骗伎俩,增强防骗“免疫力”,切实提升群众对邪教和诈骗的双重防范意识与能力。此次专项宣传活动,不仅彰显了六都镇人大“聚焦中心任务、服务民生诉求”的责任担当,更凸显了人大代表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连心纽带”与“先锋力量”作用。据统计,此次专项宣传活动累计派发宣传资料超500份,直接覆盖群众600余人次,不仅有效强化了辖区群众对邪教组织的识别能力与警惕意识,更显著提升了群众应对电信诈骗的防范技巧,在全镇范围内进一步弘扬了健康文明、科学理性的生活观念。六都镇人大主席王月辉表示,镇人大已将反邪防诈宣传纳入人大代表常态化履职清单,后续将结合辖区人口分布、生活习惯等实际情况,依托宣传栏、村(居)议事会、线上微信群等多元化宣传载体,持续开展更具针对性的宣传活动,推动反邪教理念真正走进千家万户,为建设和谐、稳定、文明的辖区环境贡献更多人大力量。
2025-10-24 -
云安区高村镇人大代表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为有效防范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近日,云安区高村镇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根植基层、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全镇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以实际行动共同筑牢公共卫生防线。代表们以身作则,与镇村干部、志愿者共同开展环境清理,针对房前屋后、背街小巷的卫生死角,全面清除积存垃圾、废弃物和各类积水,从源头阻断蚊虫孳生条件。代表们的实际行动,有效激发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带动群众自觉参与到清理家园、美化环境的行动中来,镇容村貌得到有效提升。据统计,本次爱国卫生统一行动日活动共清理卫生死角80余处。围绕当前爱国卫生与“两热”防控重点,该镇人大代表化身“宣传员”,通过入户走访、派发宣传单等多种方式,向群众广泛宣传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意义,普及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以及发热症状的及时就医指南。代表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强调“清积水、灭蚊虫、防叮咬”的关键作用,引导村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营造“人人讲卫生、户户防疾病”的良好氛围。在积极参与行动的同时,代表们还深入田间地头、走访选民群众,认真听取和收集关于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公共卫生设施、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优化“两热”防控策略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将群众的“金点子”转化为高质量的代表建议,为镇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精准施策提供有力参考,推动爱国卫生运动和常态化防控工作不断深化、完善。
2025-10-24 -
云安区持续深化国企改革 国企资产总额达130.99亿元
近年来,云安区持续深化国企改革,推动国企从“行政化”向“市场化”转型,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25年9月底,云安区国企资产总额达130.99亿元、营业收入7.45亿元,较2022年分别增长36.98%、1509%,推动两家国企实现从十亿级资产到百亿级的跨越发展。以“强平台”夯基,国企资源整合显实效。云安区将22家国有企业重组整合为2家集团公司,通过资产划转、股权注资等方式,注入城建、矿产等优质资源,注销低效企业9家、剥离低效资产8000万元;推动云新公司整合华云公司实行合署办公,聚焦实业贸易与信创产业,资源配置效率与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以“拓融资”破局,资金活水赋能项目落地。云安区构建“政银企债基”投融资联动机制,累计获批各类资金超20亿元:依托2家AA级信用主体,2023年以来累计融资超26亿元,云新公司已发行3.5亿元公司债;创新“国企搭台、央企参与、民企跟投”模式,引入中电建等企业落地观音山矿区、新能源配套等项目,还以“社会投资人+EPC”模式推动全域土地整治,获农发行20亿元综合授信。以“兴产业”增效,国企运营反哺县域发展。云安区国企通过拓展业务实现“造血反哺”:2023-2024年大宗贸易收入达19亿元,云仓库项目累计创产值超1200万元;冷链物流中心等项目首年盈利182万元,促成20亿元合作意向;布局农文旅、新能源业务,2024年相关营收达200万元,实现区内限额以上消费零售业零的突破。此外,云安区还通过“政银企村(户)”共建生态养殖小区项目,带动114个行政村增收1144万元,形成的“云浮模式”入选全国现代设施农业投融资典型案例。2023年以来,云安区国企推动36个总投资32.6亿元的“百千万工程”项目落地,实现了国企发展与乡村繁荣的双向赋能。
2025-10-24 -
云安区:驾考企业推出“青年创业补贴”助力就业创业
近年来,云浮市大力推动青年就业创业工作,广大民营企业也相继推出真招、实招,通过费用减免及“合伙人”的方式让刚踏入社会的青年就业创业轻装上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步入社会,考取驾驶资格是就业创业的第一步。在云安区都杨镇的一家大型驾考企业,不少大学及大中专毕业生正在这里学习机动车驾驶技术,先进的培训设备,优雅的学习环境让学员青年的机动车驾驶技术快速提升。同时,该企业还专门推出了一系列助力青年及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的举措,包括20%的创业补贴,即青年学员及退役军人在考取驾照时可减免20%的费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就业创业初期的经济负担。同时,该企业还在云浮市各个镇(街)推出了招募“合伙人”计划,运用专业优势帮助乡镇青年及退役军人在“家门口”开办驾考业务点,以实际行动支持乡村振兴计划,助力“百千万工程”。
2025-10-24 -
云安区多部门联合开展重点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检查
为全力保障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期间辖区消防安全形势稳定,切实防范化解人员密集场所火灾风险,10月22日,云安区消防救援大队联合区住建局组成专项检查组,深入辖区重点酒店、高铁站等涉赛服务保障场所及交通枢纽,开展“拉网式”消防安全大检查,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为十五运筑牢安全屏障。十五运期间,云安区作为赛事重要保障区域,酒店、高铁站等场所人员流动密集,消防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此次联合检查紧扣“防风险、除隐患、保安全”主线,重点围绕涉赛酒店、交通枢纽两类场所展开。检查组对辖区酒店、高铁站等场所进行实地察看消防控制室设备运行、值班人员持证上岗及应急处置流程掌握情况,并联合区住建局对场所消防设施建设标准、疏散通道宽度、防火门设置等建筑防火设计落实情况进行核查。在消防栓前,消防工作人员一边测试出水压力,一边向酒店负责人强调,“十五运期间入住客流量大,必须确保每处设施24小时‘在线’。”针对检查中发现的疏散指示标识损坏、防火门闭门器失效问题,检查组当场下达整改通知书,要求酒店立行立改,确保48小时内清零隐患。十五运的脚步日益临近,云安区正以“绣花功夫”筑牢安全防线。从酒店到车站,从设施检查到实战演练,每一处细节的坚守,都是对“平安十五运”最有力的承诺。
2025-10-24 -
云安区都杨镇上塱村:诗意如画 丰收在望
若“诗和远方”太远不妨回到村里看看稻田吧聆听风吹稻浪的沙沙声响看稻穗在阳光下闪烁光芒最具治愈力的风景就在这里🌾🌾🌾走,跟着小编一起去有风的地方沉浸式体验田园风光在云安区都杨镇上塱村映入眼前的稻田正披着青绿色的外衣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涟漪远处是连绵的山脉脚下是松软的田埂踏入稻田那一抹绿意瞬间将人包裹漫步其间,阵阵稻香扑鼻而来时光仿佛在这一刻放缓了脚步一株株饱满的稻穗随风摇曳俯身细看能清晰地看到它们沉甸甸地垂落着每一粒稻谷都蕴藏着生命的力量每一片绿叶都诉说着成长的故事这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摄影爱好者眼中的“天然取景地”📸📸📸沿着稻田旁的小路走放眼望去,满目青绿阳光轻柔地洒落在地面仿佛为大地披上了一层轻薄的绿绸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不妨停下匆忙的脚步带家人、约朋友来这里赴一场绿野之约寻觅那份遗失已久的童真与自在
2025-10-21 -
尝“鲜”正当时!云安六都罗氏虾上市啦
秋风送爽,虾肥稻香。云安区六都镇罗氏虾养殖基地迎来丰收季,肥美的罗氏虾为秋日市场增添一份美味。笔者在六都镇黄湾村的罗氏虾养殖基地看到,工人们正忙着撒网捕虾、分拣装箱,网中罗氏虾个头饱满、色泽鲜亮,湛蓝色长臂舞动间尽显生猛。据养殖基地负责人介绍,眼下,罗氏沼虾正值全年品质巅峰期,也是其“黄金上市季”,此次单网捕捞量可达300至500斤,且每只虾的规格均在七钱以上。初次分拣后,这批罗氏虾当晚就会运输到广州、佛山、中山等珠三角城市进行销售。区畜牧兽医渔业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罗氏沼虾又称罗氏虾,属大型淡水虾,它的体型硕大、肉质肥美,被称作‘淡水虾王’。这段时间恰好是虾的成熟期,所以虾黄虾膏丰沛、虾肉鲜嫩 ,是百姓餐桌上的‘新鲜货’。”据了解,六都镇罗氏虾养殖面积约500亩,年产量约20万斤,年产值约900万元。罗氏虾产业的发展,不仅丰富了群众的“菜篮子”,还带动了当地村民就业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2025-10-21 -
“百千万工程” 三年初见成效丨云安区都杨镇:以“水”为媒,以“舌”为韵,激“活”文旅新势能!
傍晚时分,云浮市云安区都杨镇湾边村被夕阳染成一片金红。西江水面波光粼粼,宛如一幅流动的油画,游客们纷纷举起手机,定格这“封神”般的日落美景。而不远处的沿江道路两旁,“西江河鲜美食一条街”霓虹初上,锅铲翻炒声与食客谈笑声交织,鲜香四溢,勾人味蕾。眼观壮丽日落,口尝地道河鲜,湾边村以“水”为媒、以“舌”为韵,将自然风光与人文体验深度融合,写就了一个大大的“活”字,激发出乡村文旅发展的澎湃动能。“水”为媒,绘就文旅融合新画卷湾边村依西江而生,因西江而美。千百年来,渔耕文化在此积淀,形成了独特的“水”文化底色。过去,村民“靠水吃水”,多以捕鱼为生;如今,他们依然“靠水吃水”,但“吃”法已然不同。都杨镇敏锐捕捉到湾边村“西江日落”这一天然IP的潜力,乘着“百千万工程”的东风,用心用情打造和美湾边,大力整治村居环境,修建亲水步道、观景平台,让“到湾边看日落”成为一种惬意的旅游体验。“以前打渔回来只觉得累,没觉得这日落有多稀奇。现在天天有游客专门等着看,村里从来没这么热闹过!”在江边开了二三十年渔船的老渔民潘伯乐呵呵地说,村里的变化让他倍感自豪。昔日西江边的日落,随着湾边村的蜕变,成了游客眼中的醉美“风景”。“舌”尖舞,点燃乡村经济新引擎美景留人,美食留心。湾边村在“味蕾”上做足文章,依托西江盛产的黄骨鱼、和顺鱼、青蟹等丰富河鲜资源,基围头一带餐饮店旺起来、多起来,造就了“西江河鲜美食一条街”。曾经闲置的民房被改造成风格各异的农家乐和特色餐馆,村民们经过专业培训,化身厨师和服务员,将最地道的西江风味端上餐桌。“我们的鱼都是当天从江里打上来的,讲的就是一个‘鲜’字!”一家餐饮店的工作人员李女士一边忙着招呼客人,一边介绍。她所在的餐饮店从最初的十来张桌子,扩展到如今可容纳近六百人同时就餐,生意如同这西江水,奔流不息。“周末和节假日,不提前预订根本排不上号。”“活”力涌,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水”与“舌”的结合,不仅是字形上的巧合,更是湾边村发展路径的精准概括。以生态美景(水)吸引流量,以特色美食(舌)深化体验,二者相辅相成,共同盘活了湾边村的文旅资源,让整个村庄“活”了起来。这股“活”力,体现在村民鼓起来的腰包里。餐饮业的发展直接带动了本地河鲜销售、农产品种植和村民就业。今年以来,湾边村累计接待游客75.1万人次,直接带动周边餐饮、住宿及土特产消费6620万元。得益于文旅项目的发展,湾边村及周边村庄的不少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收入渠道也得到了扩展。这股“活”力,更体现在村庄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上。环境变美了,产业兴旺了,年轻人也愿意回来了。他们带着新观念、新技能返乡创业,开设民宿、开发文创产品,为古老的村庄注入了青春的活力。“我们就是要做好‘水文章’,念好‘美食经’,让美丽乡村既有‘看头’又有‘吃头’,更有‘赚头’。”都杨镇一名文旅工作人员表示,“湾边村模式”的成功,为全镇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下一步,将继续深挖本土文化,完善配套设施,让湾边村的文旅融合之路越走越宽。夕阳西下,江风送爽,湾边村的灯火愈发璀璨。这是一幅动静结合、声色俱佳的乡村新图景,更是一曲以融合为笔、以奋斗为墨,书写在青山绿水间的乡村振兴“活”篇章。
2025-1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