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安
-
云安区都杨镇开展多彩活动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
在春意盎然的3月8日,云安区都杨镇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引人入胜的妇女节活动,以“巾帼绽芳华 聚力建新功”为主题,旨在彰显新时代女性的独特魅力,并团结妇女力量助力“百千万工程”与区域高质量发展。文艺采风映春光,巾帼才情展翅高当日,云安区老干部大学都杨镇分教点的粤曲班、书法班女学员们踏入云浮樱花园与湾边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春日采风之旅。樱花逐步绽放,春水来回荡漾,学员们在这片美景中汲取灵感,以曲韵和墨香记录乡村振兴的壮丽图景。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活动组织者为每位学员赠送了鲜花,传递节日的祝福。与此同时,2025年“南海万人游云安”首发团的女游客也慕名而至,粉白花海与游乐场内欢声笑语此起彼伏。村居活动展活力,歌舞升平迎佳节各村的妇女群众以充满激情的表演共庆佳节。在六合村,周边村庄的13支广场舞队轮流献艺,活力四射的舞蹈点燃了全场的热情,村民们共享花生、青枣等美食,传递着邻里间的温馨。大播村结合传统与现代元素,醒狮腾跃、粤曲悠扬,广东药科大学护理学院的学生志愿者们也积极参与,传承雷锋精神,展现青春风采。六塘村通过广场舞、趣味游戏等活动,加强了妇女间的交流,现场气氛和谐愉悦。各村的庆祝活动均融入了本土文化特色,展现了基层妇女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文旅融合增新意,巾帼助力“百千万工程”在云浮樱花园内,玫瑰广场舞队的动感舞姿为露营音乐会增添了无限活力,云浮市旗袍文化协会的会员们身着华服巡游打卡,传统服饰与烂漫樱花交相辉映,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此次活动不仅提升了都杨的文旅品牌,更展现了女性自信优雅的风采。此次系列庆祝活动以文化为引领、服务为宗旨,既丰富了妇女群众的精神世界,也激发了她们参与乡村振兴的热情。接下来,都杨镇将持续推进巾帼建功行动,号召广大妇女继承荣昌堂“妇抗会”的红色基因,在“百千万工程”的主战场上,充分发挥女主人翁的作用,为建设美丽都杨贡献自己的力量,凝聚更强的女性力量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5-03-10 -
云安区镇安镇:热心村民齐参与,小身躯搭建乡村治理大舞台
云安区镇安镇幌伞村认真落实上级“百千万工程”各项工作部署,坚持党建引领、干群合力、示范带动,深挖典型户的辐射带动潜力,围绕产业发展、民生短板、绿美乡村等,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以“头号力度”抓紧抓实“典型村”创建培育工作,为“百千万工程”注入强大动力,实现了从外在美到内在质的全面提升。在“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这股建设热潮中,身为“百千万工程”典型户的林志坚,时刻将村民的想法放在心上,主动倾听大家对人居环境整治的心声,广泛收集各类意见与建议。他深知示范引领的重要性,积极发挥带头作用,联合“百千万工程”互助队、“好人队伍”以及广大村民群众,共同开展“干群齐动手答好‘四道题’共建美丽家园”活动。活动期间,在村里的大喇叭上反复宣传植绿的意义,还自掏腰包发动热心人士购入了一批树苗。每天天刚蒙蒙亮,林志坚就穿梭在田间地头,召集村民们来到村里规划的种植点,他一边熟练地示范翻土动作,一边耐心讲解要点:“这土得翻得深些,松松的,树苗才能扎稳根。”在他的带动下,男女老少齐上阵,有的挥锹翻土,有的扶直树苗,还有的拎着水桶浇水。在众人齐心协力下,原本荒芜的土地渐渐焕发生机,小树苗茁壮成长,为幌伞村勾勒出一幅天然的美丽画卷。同时,林志坚身体力行,带领众人深入到村内主次干道、房前屋后、沟渠两侧等重点区域。大家干劲十足,对积存垃圾、枯叶杂草、淤泥等进行全面清扫,在林志坚的带动下,全体人员齐心协力,推动人居环境整治从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大步迈进,在舞台搭建的过程中,林志坚号召在外青年学生、老师等人群回乡参与舞台建设的绘画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原本单调的舞台墙壁逐渐变得五彩斑斓,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林志坚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典型户的担当,带领村民们以小身躯,为乡村建设搭建起一座意义非凡的大舞台。
2025-03-10 -
樱”你而来!“南海万人云安行”暨樱花旅游季活动启动
为进一步深化佛山市南海区对口帮扶云安区,加强两地文旅资源推介,推动两地文旅产业交流合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带动云安文旅产业发展,并以樱花为媒,融合自然生态、文化体验与乡村振兴,打造沉浸式春游盛宴,3月8日,云浮市云安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佛山市南海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在云浮樱花园举办“南海万人云安行”暨樱花旅游季启动仪式,推动南海、云安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云浮市、云安区、南海区相关负责同志出席启动仪式。云安区相关负责人在仪式上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南海区各位同仁、文旅界朋友和媒体朋友们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云安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衷心的感谢。他表示,南海和云安两地在多年的帮扶协作过程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本次“南海万人云安行”活动,不仅是深入实施省委“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有力举措,也是贯彻落实佛山、云浮两市市委、市政府关于对口帮扶协作工作部署的生动实践,更是落实今年年初南海区、云安区在两地年度联席会议上两地主要领导达成文旅帮扶的具体行动。希望借助本次活动,充分展示云安丰富的文旅资源,进一步加强两地的交流合作,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受益”的模式,吸引更多粤港澳大湾区的群众,特别是佛山及南海的群众走进云安、了解云安、投资云安。同时期待今后云安和南海能够进一步强化帮扶协作,期待南海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进一步加大对云安的帮扶,深入挖掘云安文旅产业潜能,借助政府和市场的力量,搭好桥梁,增进两地文旅企业和群众的交流交往,携手打造湾区旅游品牌和产业合作典范。启动仪式上播放了云安区、南海区旅游宣传片,通过镜头全方位展示了两地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魅力。部分企业代表也上台作推介发言。3月7—8日,参加活动人员还前往都杨荣昌堂、湾边村,高村镇盛世樱桃农业公园、华创花卉科普园、八音桥、山歌广场、蚕桑研习所等地开展旅游踩线活动。参加活动的南海区文旅企业、旅行社代表纷纷表示,云安区地理位置优越、文旅资源丰富,今后将加强与云安的交流合作,共同精心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促进两地游客互访,让更多人领略云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次是我第一次过来云安游玩和参观学习,云安空气很清新、很有宁静的气息,令人很放松、心情舒畅,我觉得云安的红色资源和西江水文化水资源串联起的文旅资源是很丰富、很有特色的,相得益彰。”佛山南海文旅企业代表程钰玲说道云浮市文广旅体局有关负责人,云安区委宣传部区文广旅体局有关负责人,南海区、云安区总工会分管负责人,云安区各镇分管负责人,佛山市对口帮扶云浮市指挥部驻云安工作队有关负责人;南海区和云安区文旅企业代表、旅行社、媒体代表、研学机构等参加活动。
2025-03-10 -
云安区都杨镇:民宿经济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农文旅融合绘新篇
西江之畔,渔歌悠扬。云安区都杨镇正依托其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与深厚的渔耕文化底蕴,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路径。以民宿产业为抓手,都杨镇正逐步书写着美丽乡村的新篇章。民宿崛起从“小渔村”到“网红打卡地”近年来,湾边村,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因美丽的自然景观而被广大游客赞誉为云浮版“马尔代夫”。近日,因“湾边渔歌民宿”的落地运营而进一步焕发新生。该项目一期改造了12栋闲置民居,既保留了红砖青瓦的“防洪屋”“下巴屋”特色,又融入了西江渔耕文化元素,打造出了独栋LOFT、亲子秘境、临江茶席等多元化空间。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枕涛声入眠,晨观帆影、暮赏鎏金波光,未来还能体验捕鱼晒网、江畔露天影院等特色活动。今年“三八”妇女节期间,湾边渔歌民宿推出3.8折限时优惠,吸引周边游客前来入住。据了解,湾边渔歌民宿首期推出7栋民宿,共有4种治愈系空间、12个床位;悦盛山庄民宿也首期推出7栋民宿、7个床位。未来,都杨镇还计划引入第三方文旅企业在瓦塘村、金鱼沙村以及官坑村等村庄建设精品民宿群,进一步推动民宿经济的发展。文化赋能渔耕记忆与现代美学的共生湾边渔歌民宿的设计,融合了渔耕文化和现代美学的设计元素,而悦盛山庄等民宿则结合本地特色美食,推出了珠川乳鸽、盐水鸭等风味餐食,串联起了“住民宿、品乡味、忆乡愁”的完整消费链。这不仅助力了“舌尖上的乡村振兴”,也让游客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感受到了都杨镇的独特魅力。此外,湾边村还谋划实施“西江·湾边守艺人计划”,邀请非遗传承人与自媒体创作者入驻,开发手工编织虾笼、舞龙醒狮、都杨裹蒸粽(都杨大粽)制作等体验项目。这些举措不仅有利于推动文化资源向文旅产品的转化,也让游客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都杨镇的渔耕文化。生态变现绿水青山成“幸福靠山”依托西江23公里黄金岸线,都杨镇正致力于打造“沙滩休闲”“生态走廊”“滨江公园”三大主题分区。通过建设碧道、沙滩及徒步路线,形成了“民宿+亲水+运动”的复合业态。这不仅为游客们提供更多元化的旅游体验,也将让都杨镇的绿水青山变成“幸福靠山”。未来,都杨镇还将以湾边村为核心,会同本地从事舞蹈、墙绘的文化从业人员以及返乡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共同规划“红色教育”“亲子研学”等文旅产品。这些举措将进一步推动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跃升,拓宽村民增收渠道,带活带火乡村旅游,都杨镇将以民宿经济、沙滩经济、周末经济等为引擎,多轮驱动乡村振兴的巨轮,扬帆起航,破浪前行。
2025-03-10 -
云安:开展居家养老“粘土绽放 岁月生花”妇女节主题活动
为庆祝国际妇女节,3月5日,云安区民政局联动云安区惠健社会服务中心、云浮市车友志愿服务协会、青年文明号、惠健党支部、惠健团支部以镇安镇服务中心为服务根据点开展“粘土绽放 岁月生花”妇女节主题活动。在活动开始时,社工首先向长者们介绍本次活动的目的和内容。随后陪同长者们进入粘土手工花制作,社工们准备了色彩斑斓的粘土材料,在社工和志愿者的耐心指导下,长者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或相协助互,揉、搓、捏、粘,不一会儿,一朵朵栩栩如生的粘土手工花便在长者们手中绽放,整个活动现场一片欢声笑语。随后社工又与长者们围坐在一起,从过去的艰苦岁月聊到如今的幸福生活,现场温馨的氛围让每一位长者们都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关怀,长者们也纷纷表达对政府和社工关怀的感谢。本次妇女节活动,不仅丰富了社区女性长者的精神文化生活,增进了邻里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更让她们在温馨的氛围中感受到了社区的关爱与尊重。
2025-03-06 -
云安区都杨镇:激活生态禀赋,绘就银发经济新图景
近年来,云安区都杨镇凭借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积极探索“银发经济”发展之路,通过构建“康养+文旅+服务”的多元养老模式,为老年群体打造了一个高品质的晚年生活乐园。生态康养筑基,打造银发生活“新场景”都杨镇拥有高森林覆盖率和常年优良的空气质量,东山森林公园、亚婆髻山等自然景区如同天然氧吧,为老年人提供了颐养身心的理想环境。在此基础上,都杨镇已建成1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4个居家养老服务站,形成了覆盖广泛的“15分钟养老服务圈”。镇内敬老院不仅引入了智能化健康监测设备,还积极推进适老化设施改造,定期开展中医理疗服务,让“老有颐养”真正落到实处。文化赋能晚年,构建精神生活“新乐园”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都杨镇还高度重视丰富老年人的精神世界。云安区老干部大学都杨镇分教点开设了粤曲班、书法班等课程,吸引了众多老年学员积极参与。镇综合文化站与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联合举办“长者生日会”等活动,为老年人带来了温馨与欢乐。据悉,2025年都杨镇还将推出“银发研学游”,组织老年人探访红色遗址、非遗工坊和网红景点,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四季文旅融合,激活银发消费“新动能”针对老年旅游市场,都杨镇推出了“全季候”旅居产品。春日里,游客可以欣赏云浮樱花园的缤纷花海;夏日,则可畅游西江湾畔的柔软沙滩;秋天,西坑梯田的金色稻浪美不胜收;冬日,蝶采园的暖阳时光更是令人流连忘返。此外,本土旅行社还开发了慢节奏定制路线,根据游客需求提供专车接送等适老化服务。政企协同发力,培育银发产业“生态圈”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模式,都杨镇积极引进社会资本投入银发经济领域。与医疗机构共建康养联合体,优化提升专业养老运营商托管服务站点,鼓励本土家政服务企业培育“银发管家”服务品牌。目前,桔坡居家养老服务助餐点已惠及老人300余人,提供餐饮服务12000余次。展望未来,都杨镇将进一步拓展老年舞蹈培训、智慧养老产品体验等新业态,让银发经济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如今的都杨镇,可见年长者白天在曲艺社练习粤曲、在棋艺社对弈,银发舞者在社区广场翩翩起舞……这座岭南小镇正以青山绿水温润岁月,用创新服务温暖时光,书写着银发经济与生态文明交融共生的动人篇章。
2025-03-06 -
云安区都杨镇:激活生态禀赋,绘就银发经济新图景
近年来,云安区都杨镇凭借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积极探索“银发经济”发展之路,通过构建“康养+文旅+服务”的多元养老模式,为老年群体打造了一个高品质的晚年生活乐园。生态康养筑基,打造银发生活“新场景”都杨镇拥有高森林覆盖率和常年优良的空气质量,东山森林公园、亚婆髻山等自然景区如同天然氧吧,为老年人提供了颐养身心的理想环境。在此基础上,都杨镇已建成1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4个居家养老服务站,形成了覆盖广泛的“15分钟养老服务圈”。镇内敬老院不仅引入了智能化健康监测设备,还积极推进适老化设施改造,定期开展中医理疗服务,让“老有颐养”真正落到实处。文化赋能晚年,构建精神生活“新乐园”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都杨镇还高度重视丰富老年人的精神世界。云安区老干部大学都杨镇分教点开设了粤曲班、书法班等课程,吸引了众多老年学员积极参与。镇综合文化站与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联合举办“长者生日会”等活动,为老年人带来了温馨与欢乐。据悉,2025年都杨镇还将推出“银发研学游”,组织老年人探访红色遗址、非遗工坊和网红景点,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四季文旅融合,激活银发消费“新动能”针对老年旅游市场,都杨镇推出了“全季候”旅居产品。春日里,游客可以欣赏云浮樱花园的缤纷花海;夏日,则可畅游西江湾畔的柔软沙滩;秋天,西坑梯田的金色稻浪美不胜收;冬日,蝶采园的暖阳时光更是令人流连忘返。此外,本土旅行社还开发了慢节奏定制路线,根据游客需求提供专车接送等适老化服务。政企协同发力,培育银发产业“生态圈”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模式,都杨镇积极引进社会资本投入银发经济领域。与医疗机构共建康养联合体,优化提升专业养老运营商托管服务站点,鼓励本土家政服务企业培育“银发管家”服务品牌。目前,桔坡居家养老服务助餐点已惠及老人300余人,提供餐饮服务12000余次。展望未来,都杨镇将进一步拓展老年舞蹈培训、智慧养老产品体验等新业态,让银发经济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如今的都杨镇,可见年长者白天在曲艺社练习粤曲、在棋艺社对弈,银发舞者在社区广场翩翩起舞……这座岭南小镇正以青山绿水温润岁月,用创新服务温暖时光,书写着银发经济与生态文明交融共生的动人篇章。
2025-03-06 -
云安区乡村电商特训班正式开班
“在参加这次特训班之前,我对短视频制作完全是门外汉,不知道从何入手。”在3月5日举办的云安区乡村电商特训班上,冯女士兴奋地说道,“这次培训的课程内容真是符合我们的需求,我想学会的运用推拉镜头、高效剪辑视频,还有让作品在平台上脱颖而出等技术都涵盖其中,期待在未来两天的培训中能够收获满满。”一旁的简先生补充道:“我也有同感,希望经过培训能对运营自己的电商账号更有信心。”据悉,特训班由省通信管理局和云安区政府指导,镇安镇党委、政府和欢聚集团主办,广州市欢聚时代基金会和驻镇安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承办。培训主办方共斥资10余万元用于安排培训内容、场地打造及激励物品准备,面向全区各镇、村有意愿人员开展,共100余名人员报名参训。培训全程免费,学员经培训测评合格后还将获发结业证书。本次特训旨在通过强化区位优势和电商人才培训工作,培育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农村电商人才,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推动“直播电商+特色产业”的融合发展。乡村好物“走四方”,电商人才需求大西江明珠,美丽云安。云安区农产品资源和旅游文化资源丰富,不仅有托洞腐竹、云安蚕茧两项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还有咖啡、火龙果、麻竹笋、蜂蜜等特色农产品和品牌预制菜等绿色食品。近年来,云安区积极推进“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完善农产品电商销售体系。在省通信管理局等组团单位的支持帮扶下,组建了“云安区农村电商产业园”,并依托广东省首批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试点县优势,有效破解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难题。随着电商平台建设的推进,云安区、驻镇安镇帮扶工作队协同加大电商人才培训力度,为产业发展提供持续支撑。在开班仪式上,镇安镇党委主要负责人指出,农村电商产业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关键作用,并对帮扶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云安区相关负责人强调,电商培训将有效提升农民的数字化应用技能,为农产品的上行插上翅膀。省通信管理局办公室主要负责人致辞,希望以此次培训为新的起点,通过直播宣传活动,吸引更多人关注云安,将这里的农特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期待云安能借此机会推动农文旅、餐饮等行业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提升,探索发展“线上引流+线下消费”“网络直播+本地生活”等新模式,构建多种消费新场景,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活力。AI赋能视频创作,培训课程干货多特训班上,课程围绕解锁从0到1的带货致富策略、了解高阶粉丝号的打造、全方位系统学习成为直播短视频带货人才三方面展开。抖音官方讲师慧慧和粤港澳大湾区乡村振兴产业基地首席导师马艺阳联手,紧扣云安特色产业实际,采取现场讲授、实践操作和互动交流等方式,深入浅出分析直播行业现状、讲授短视频制作、明确直播账号定位和运营等内容,帮助学员了解电商发展趋势,掌握新媒体知识,提升电商平台运营能力。现场气氛活跃,学员学习热情高涨,并不时与授课老师互动。值得一提的是,在特训班中还加入了AI赋能爆款短视频创作的环节,包括AI工具赋能短视频创作流程、如何运用DeepSeek创作爆款短视频文案脚本、DeepSeek+剪映AI短视频+数字人创作流程等内容。结合AI短视频编辑功能与数字人创作技术,学员们亲身体验了从创意构思到成品输出的全链条智能化操作,拓宽了他们的创作视野与提高实操能力。讲师慧慧表示,课程围绕目前流行的新媒体、电商等平台,内容覆盖新媒体现状分析、直播板块解读、直播及短视频技巧、选品评估、AI生成内容的技术运用等。协助学员掌握新媒体运营技巧,推动农产品销售电商化,助力当地“百千万工程”。发挥行业优势,驻镇帮扶促振兴在乡村电商特训班进行的同时,驻镇安镇帮扶相关单位还开展了太阳能路灯捐赠验收、“帮扶林”植树、全省第一个“新型抗灾基站”建设考察等系列帮扶活动。据了解,2024年7月,省通信管理局、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中国铁塔广东省分公司组团帮扶云安区镇安镇,派出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在组团帮扶单位支持下,云安区农村电商产业园通过“线下展销+线上直销”双轨模式拓宽农产品销路,带动群众增收。自去年11月揭牌以来销售额达60余万元。组团帮扶单位先后投入300万元建设“数字镇安”平台,集成无人机监测、森林防火等智能模块,实现镇村管理数字化升级。投入120万元完成“三线”整治工程通信路由改造,实现镇区信号畅通与环境美化。“发展电商产业、建设数字镇安、推进三线整治”三项工程形成“产业振兴-数字治理-基建优化”协同效应,全面提升乡村发展动能。组团帮扶单位还投入150余万元开展污水处理、道路硬化亮化、修缮塌方河堤、建设口袋公园等民生事项,切实提升村民生活品质。省通信管理局建设管理处处长、驻镇安镇帮扶工作队队长王前表示,驻镇帮扶以来,在省通信管理局等组团帮扶单位和上级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驻镇帮扶工作队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百千万工程”工作部署,发挥帮扶单位资源优势、汇聚多方力量,聚焦三项工程,突出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真帮实扶,与地方党委、政府协同发力,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帮扶成效。
2025-03-06 -
云安区老干部大学都杨镇分教点粤曲班2025年春季班开班
3月5日,云浮市云安区老干部大学都杨镇分教点粤曲班2025年春季班正式开班。近30名银发学员齐聚一堂,以饱满的热情开启新学期的粤曲学习之旅。该班级自2023年下半年成立以来,通过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与扎根基层的文化实践,为传承岭南非遗艺术、丰富老年群体精神生活注入新活力,成为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一道亮丽风景。粤曲名师倾情授课 学员队伍持续壮大本期粤曲班由云浮市资深粤曲艺术家陈江老师以及本土粤曲艺术家朱永坚老师担纲教学。尽管陈江老师需每周长途跋涉赴镇授课,但他始终风雨无阻,以专业严谨的教学态度和生动活泼的授课方式赢得学员们的广泛赞誉。在他的悉心指导下,班级从最初不到10个人扩展至如今近30人的规模,更吸引多位周边乡镇戏曲爱好者慕名加入。学员中既有退休教师、基层干部,也有普通村民,他们因对粤曲的共同热爱相聚,在悠扬曲韵中重拾艺术青春。“课堂+舞台”双轨并行 文化惠民润泽乡间课程设置兼顾传统粤曲唱腔、身段训练与现代舞台表演技巧,同时融入本土民俗文化元素。学员们不仅系统学习《双飞燕》《纸花伞》《荔枝颂》等经典曲目,还积极参与创作反映乡村振兴新貌的原创作品。依托“送戏下乡”、文艺晚会、集中采风等平台,班级累计开展惠民演出50余场,将《美丽乡村赞》《美丽圩镇 我的家园》等自编节目送至田间地头,惠及群众超9000人次。不少学员从零基础起步,如今已成长为乡村文艺骨干,用婉转粤韵为基层文化生活增添亮色。银发力量赋能基层 文化传承永续薪火都杨镇分教点负责人表示,粤曲班既是老干部大学“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办学理念的生动实践,也是推动传统文化活态传承的创新载体。未来将深化“教学+展演+传承”三位一体模式,培育更多基层文艺生力军,让粤曲艺术在服务群众中焕发时代生机。开班仪式后,学员们即兴表演了经典粤曲联唱,婉转的唱腔与精湛的演绎赢得满堂喝彩。这群银发学子正以蓬勃热情续写岭南戏曲的新篇章,为都杨镇乡村文化振兴奏响动人旋律。
2025-03-06 -
云安区六都公路渡口恢复渡运
笔者从云安区交通运输局获悉,云安区六都渡口所码头引道等基础设施灾毁重建工程近日已顺利完工。六都公路渡口已于3月1日恢复渡运。3月3日上午,笔者走访六都公路渡口,看到渡口重现昔日繁忙。在渡工指引下,两岸群众和过往车辆有序地登船开启跨江行程。据了解,该重建工程自去年6月启动,今年2月28日竣工。该渡口恢复渡运,让这一水上交通枢纽重焕生机,将为两岸群众和过往车辆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渡运服务。
2025-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