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安
-
云安已实施!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两小时
近日,《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两小时的通知》(简称《通知》)正式发布。《通知》对开足开齐上好体育课、配齐配强体育教师等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按照《通知》,从2025年春季学期开始,全省各中小学校普遍开展“校园阳光体育活动”,全面落实每天校园体育2小时,推进落实中小学校每天1节体育课。具体包括,利用晨练或下午课后每天组织10-15分钟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探索实施上、下午各开展1次大课间体育活动,综合统筹好体育课、大课间、眼保健操等时间安排等,切实保障学生每天体育综合活动时间。 记者也随机走访了位于云安区的鲲鹏第二小学、云安中学,了解到云安区的中小学在开学前已收到通知,并已落实“每天校园体育2小时”和“每天1节体育课”,现在每天每个班级都有约40分钟的体育课、30分钟的大课间,并引导他们开展篮球、足球、武术、跳绳等体育项目,让学生充分得到运动和休息。鲲鹏第二小学的梁同学和记者说,他很喜欢体育课,“我觉得我们现在上体育课的方式很有趣,既可以玩跳绳,又可以打篮球、踢足球,甚至还可以打乒乓球,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身体素质。”学生家长罗女士也和记者表示,她非常支持让孩子们每天都有2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让孩子们出来走动走动、出出汗,对眼睛和身体都好。我觉得以后可以再有一些像传统武术、户外拓展等体育运动项目就更好了。”据了解,近年来云安区教育局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打造了“AI运动吧”“定向运动锦标赛”等多项安全、智能、有趣的校园体育教育项目,并在2024年获得广东省第二届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展示一等奖等16项重要荣誉。教育局有关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已开展体育活动时间专项督查等工作,之后也将立足区情、校情、学情实际,不断探索具有云安特色的学校体育教育发展新路子,做实教育服务“大文章”。
2025-02-24 -
云安区镇安镇创新推出“音乐提示+定时上门”垃圾收运模式
今年以来,云安区镇安镇以巩固省级典型镇建设成果为契机,着力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创新推出“音乐提示+定时上门”的垃圾收运模式。环卫车每天以“音乐铃声”为信号,在圩镇建成区定点、定时、定频次上门收运垃圾,沿街商户闻声主动投放,有效解决了垃圾乱堆、异味扰民等治理难题,实现“垃圾不落地、镇容更靓丽”的目标。近日,笔者在镇安镇圩镇街道看到,保洁员驾驶着环卫车辆缓慢行驶,车顶加装的喇叭播放着动听的音乐,周边商户闻声而动,纷纷将店内积攒的垃圾拎出来,统一投放到环卫车车厢内。现场环境干净整洁,垃圾收集效率显著提高。据了解,镇安镇是商贸和人口大镇,圩镇沿街商铺数量多、分布广,生活垃圾处理成为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的重点。为优化垃圾清运模式,该镇在今年初开始实行“专车响铃 主动投放”模式,在圩镇建成区范围设置标准化垃圾收集点20处,配备专职环卫工人11名、三轮电动环卫车6辆,采取定时定点有序投放的方式,由环卫车每天在固定路段来回收运,减少垃圾落地裸露现象,有效解决垃圾堆放散发异味、破损溢流污水等二次污染问题。商铺店主冯先生表示:“现在响铃声上门收垃圾挺好的,我们很快就适应了,每次一听到声音都会主动将垃圾打包好拿到垃圾车上。比以前堆放在街边等待大车来清运要方便,而且干净,不会因为堆放太久散发出异味。”垃圾定时上门收运不仅改变了工作方式,也促进了群众生活习惯的转变。镇安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主要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持续加大新模式的宣传力度,常态化开展街道环境秩序巡查和执法整治工作,教育和督促沿街商户落实“门前三包”,引导大家转变传统的垃圾处理观念,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共同营造一个干净卫生整洁的镇容镇貌。
2025-02-24 -
云安区2025年陈璘民俗文化周节目精彩纷呈
2月22日,为纪念明朝抗倭名将陈璘将军,在陈璘诞辰493周年之际,云安区举办丰富多彩的2025年陈璘民俗文化活动周,挖掘陈璘文化内涵。进一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当日上午,随着观看陈璘文化宣传片和大型舞台剧《粤将陈璘·龙崖烽火耀山河》的激情展演,云安区2025年陈璘民俗文化活动周正式开幕。震撼的舞台场景,让现场观众看得如痴如醉,拍手叫好。有游客市民说,开场两个节目生动演绎了明朝抗倭英雄陈璘的传奇人生。而今天活动场面很热闹,也很壮观,是了解、缅怀和纪念陈璘将军的好方式,同时让他们能感受到云安城市品质的提升。希望日后举办更多民俗文化活动,吸引更多人走进云安,了解云安,推荐云安。开幕式后,大型民俗文化巡游活动拉开序幕,汇聚五百多人的巡游队伍以双龙腾跃呈瑞祥、群狮齐贺启华章、将军出征护国疆、英武小璘展铿锵、玲珑飘逸纳福康、鱼龙舞动庆国昌、萌趣生肖喜洋洋、瓜果飘香传四方、“村BA”豪情燃梦想以及韩国嘉宾方阵等10个不同方阵从活动主会场出发,绕南乡街巡游,徒步约2.2公里来到龙崖陈公祠。浩浩荡荡的巡游方阵展示各自风采,让人目不暇给,向市民观众展现了云安地域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新时代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据云安区陈璘文化研究协会负责人介绍今年的陈璘民俗文化周比去年热闹很多,特别舞台设计和巡游方阵,现场气氛等很好,来观看群众的人数比去年多很多。该负责人说:“陈璘是抗倭英雄民族英雄,从他的思想来看,是很有爱国主义精神的,要一届一届办下去,希望越办越好,希望政府、陈璘后裔、宗亲们都要共同把陈璘文化挖掘出来,提升陈璘文化名片。”除了当天还举行醒狮表演、文艺晚会及燃放烟花等活动之外。活动周期间将还举行中国云安与韩国海南郡的足球交流赛,“陈璘杯”歌手大赛和广场舞大赛、美食集市等活动。
2025-02-24 -
做好事 优环境 善服务!云城区南盛镇多措并举夯实“好人队伍”建设
近年来,云城区南盛镇黎明村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多措并举夯实新时代“好人队伍”建设,打造“好人品牌”,发扬“好人文化”,凝聚“好人力量”,传播“好人精神”,营造“当好人、做好事,优环境、善服务”的良好氛围。为扎实做好新时代“好人队伍”建设工作,黎明村利用各类平台多元宣传,让群众及时了解“好人队伍”政策,不断提高群众对“好人队伍”的认同感,提高群众加入“好人队伍”的积极性。充分利用政策,打造“好人队伍”示范点,黎明村根据区、镇“好人队伍”的相关政策为指导积极开展新时代“好人队伍”创建活动,精心打造“好人队伍”下贡村示范点,设立好人议事厅,通过宣传栏把好人、“好人队伍”创建活动成果、“好人队伍”创建活动剪影等进行上墙宣传,引导村民群众积极向好人看齐,向“好人队伍”看齐。并做好“好人队伍”评选工作。黎明村11个自然村逐步铺开新时代“好人队伍”创建活动,积极发掘辖区内基层好党员、好队长、好长老、好邻居、好亲戚、好军人、好乡村能人以及“两代表一委员”等“好人力量”组建黎明村新时代“好人队伍”名册。黎明村用好“好人队伍”群众方法,通过好党员带动好亲戚、好邻居等“好人队伍”共建和美家园,逐渐走出一条“龙头强、产业旺、收益好”的乡村产业发展新路子。黎明村党支部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药材公司+‘好人队伍’”的合作发展模式,与优质农企合作,集约510亩土地种植三丫苦、牛大力和鱼腥草等经济作物,村集体年收入增长至17万元。黎明村深入践行与创新“枫桥经验”,以及依托“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群众力量,通过积极组织发挥各方面、各领域的“好人力量”在保障民生方面的重要作用,深入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就地化解矛盾,切实保障民生福祉,解决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形成“三共”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努力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南盛新样本。“好人队伍”积极参与森林防火、居民医疗、养老保险清缴、“送平安福进万家”等系列活动,对村民群众进行相关普法知识宣传。此外,黎明村立足党建引领“多网合一”服务平台,深入挖掘网格内的好党员、好乡村能人、好军人等“好人力量”,借“好人队伍”亲缘、人缘、地缘优势实现“精准+精心”服务,共同推动基层治理服务群众。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统筹社会多方资源和力量,绘就辖区治理的“同心圆”。同时,以“微治理”为突破口,通过拓宽社会组织的服务途径开展“微服务”,充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服务中心等现有平台,以新时代“好人队伍”为载体,常态化开展“好人队伍”创建服务活动场次,受益群众1000余人次。
2025-02-24 -
云安:重大项目“加速跑” 奋力冲刺“开门红”
重大项目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压舱石”,是扩投资稳增长的“强引擎”,是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新年伊始,云安区各重点项目拉满弓弦、铆足干劲,抢抓春时施工“黄金期”,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奋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以重大项目建设成效助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走进位于云浮循环经济工业园绿色日化产业集聚区内,总投资10亿元,占地面积约264亩的广东广业云硫矿业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精制湿法磷酸项目,大型挖掘机、推土机车相互配合有序作业,运输车辆来回穿梭,工人们忙着切割钢筋、绑扎钢筋……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据介绍,项目年初十就按下复工复产“快进键”,奋勇争先抢抓工期,力争在雨季到来前完成基础工程建设。“我们湿法磷酸项目计划在今年11月份要完工试产,所以我们的工期相当紧,要在雨季之前要把整个基础施工,还有排水系统、路网系统建设完成,现在我们现场大概有100名工人在施工。下一步我们将会合理安排工期,增加施工人员与施工设备,争取早日建成投产。”广东广业云硫矿业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精制湿法磷酸项目负责人何长呁对项目建设充满信心。广东云浮市粤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45万吨石英砂和15万吨玻璃砂生产线项目是云安区的另一个重点项目,项目总投资约3亿元,用地面积约80亩。项目主要利用石英矿作为主要原料,建设日处理1700吨石英矿石加工精选厂,年加工石英矿石75万吨,年产石英砂45万吨和高级玻璃砂15万吨,项目投产后将改善国内对该类产品需要大量进口的局面,并为云安区人造石生产企业提供优质石英砂原材料,形成上下游配套关系。目前项目生产设备基本安装完成,已进入调试阶段,预计3月份投产。广东云浮市粤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协介绍:“我们为了赶生产进度,我们正月初八就开工了,现在项目机器安装已过98%,现在是调试阶段,我们3月份可以正式投产,投产后可带动80多人就业。”云硫精制湿法磷酸项目、粤青石英砂和玻璃砂生产线项目云安区是省、市重点项目,其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是云安区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据统计,今年云安区重点项目58个,计划总投资529.09亿元,今年一季度集中新开工项目12个,总投资37.39亿元,2025年计划投资12.55亿元。新年伊始,云安区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抓牢重点项目建设“牛鼻子”,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紧盯建设任务和节点目标,挂图作战,倒排工期,抢抓进度,鼓足“起步冲刺、决胜全年”的干劲,全力以赴大干快干苦干实干,奋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为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2025-02-24 -
云安:创新驱动智造升级,汽车零部件产业加快集聚、初具规模
一年春作首,奋进正当时。2月12日,云安区(云浮新区)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要深刻把握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丰富内涵,找准高质量发展的“奋斗坐标”。近年来,云安区将汽车零部件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通过引进培育链主企业,推动产业形成集聚效应;创新驱动智造升级,助推产业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云安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2024年,云安区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产值21.2亿元。广东溢康通空气弹簧有限公司。广东溢康通空气弹簧有限公司作为国内空气减震领域的龙头企业,在云安区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该公司专注于汽车空气减震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过百项技术专利,部分技术指标已经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产品。近年来,溢康通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成功研发出电控空气减震等创新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同时,该公司还积极引进上下游企业,完善产业链条,实现了降本增效和科创成果转化。广东溢康通空气弹簧有限公司营销助理梁维莎表示:“溢康通深知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建成省级‘空气弹簧研发中心’。近年来,企业成功研发出多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空气弹簧产品,不仅提升了车辆行驶的平稳性和舒适性,更在节能减排、智能化控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引领了行业技术发展的新潮流。2024年,溢康通生产总值超5亿元,同比增长25%。”新年伊始,全省、全市、全区高质量发展大会的召开,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信心与行动指南,激发各行各业奋进热潮。作为新引进不久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广东耐尔特科技有限公司已完成基建、设备安装及模具开发,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其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项目的试生产工作,以期尽快实现规模化生产,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据介绍,广东耐尔特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项目是云安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成果。该项目的落地实施,将进一步优化辖区产业结构,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的集聚化发展,全面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1.5亿元,创税250万元,可提供200个就业岗位。广东耐尔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刘舒婷说:“在各级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之际,我们公司正式投入试生产,让我们既感到压力,又充满动力。接下来,我们耐尔特将按照大会指引的方向,坚持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产业融合为路径,在汽车零部件领域持续深耕,同时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加快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从结构件向功能件、系统件迭代转变,实现换道发展。”据了解,近年来,云安区、云浮新区(高新区)先后引进高丘六和、爱德克斯、广东溢康通等5个汽车零部件项目,初步形成了汽车零配件产业集群。随着云浮市冠顺顺安有限公司汽车零部件项目以及广东耐尔特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项目的加入,云安区汽车零部件产业链正持续扩展和壮大。未来,云安区将抢抓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机遇,推动燃油汽车零部件公司与数字信创公司的跨行业合作,大力引进和培育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项目,实现燃油汽车零部件产业和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双箭齐发”。高丘六和(云浮)工业有限公司。
2025-02-24 -
万象“耕”新不负春 云安按下“农忙键”
农时不等人,春日胜黄金。眼下正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雨水”节气一过,云安的田间地头便热闹起来,各镇农户抢抓农时节点、掀起春耕热潮,全区春耕春种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在六都镇佛水村、谷塘村的田间,村民们有的翻土、有的播种、有的牵藤,一幅幅生机勃勃的春耕图景徐徐展开。李阿姨满怀期待地分享道:“我今年准备种一亩多的花生,上个星期已经打完田了,今天就来播种花生。”而杨先生则表示:“立春后,多数人打完田进入春耕农忙时节,准备种些花生或水稻。如果这几天不下雨的话,我就准备用水淋湿田地,播种花生了。”今年,农户们多选择在“雨水”节气前后开始种植花生、玉米、蔬菜等作物。一些菜农选择在过年前后播种丝瓜、菜心等品种,争取错峰上市、卖个好价格。据了解,2025年,云安区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围绕“稳粮增收、提质增效”目标,早部署、早行动,科学有效指导做好春耕备耕各项工作,确保起好春耕备耕“步”,开好丰产增收“局”。据统计,今年全区计划春种农作物面积约19.32万亩,目前已完成春种农作物约2万亩,约占春种农作物总面积的11%。全区犁耙办田面积约5万亩,约占总面积的26%;投入各类农机具耕作3.2万台,储备化肥2000多吨,农膜20吨、农药25吨。
2025-02-24 -
云安镇安:垃圾清运有妙招 “上门取件”提镇容
今年以来,云安区镇安镇以巩固省级典型镇建设成果为抓手,聚焦人居环境提档升级,创新推出“音乐提示+定时上门”垃圾收运模式。环卫车每日以“音乐铃声”为信号,在圩镇建成区定点、定时、定频次上门回收运垃圾,沿街商户闻声主动投放,有效破解垃圾乱堆、异味扰民等治理难题,实现“垃圾不落地、镇容更靓丽”。近日,在镇安镇圩镇街道,保洁员驾驶着环卫车辆缓慢行驶,车顶加装的喇叭播放着动听音乐,周边商户闻声而动,纷纷将店内积攒的垃圾拎出来,统一投放到环卫车车厢内,现场环境干净整洁,垃圾收集效率高。商铺店主冯先生表示,现在响铃声上门收垃圾挺好的,这是一个过程,很快就能适应了,一听到声音就会主动将垃圾打包好拿到垃圾车,比以前乱放街边等待大车来清运要方便,而且干净,不会因为堆放太久发出异味。据了解,镇安镇是商贸和人口大镇,圩镇沿街商铺数量多、分布广,生活垃圾处理成为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的重中之重。为优化垃圾清运模式,镇安镇在今年年初开始实行“专车响铃 主动投放”,在圩镇建成区范围设置标准化垃圾收集点20处,配备专职环卫工人11名、三轮电动环卫车6辆,采取定时定点有序投放的方式,由小环卫车每天在固定路段来回收运,减少垃圾落地裸露现象,有效解决了堆放散发异味、破损溢流污水等二次污染问题。垃圾定时上门回收改变的不仅是一种工作方式,还是群众生活习惯的转变。镇安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主要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持续加大新模式施行的宣传力度,常态化开展街道环境秩序巡查和执法整治工作,教育和督促沿街商户落实“门前三包”,引导大家转变传统的垃圾处理观念,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共同营造一个干净卫生整洁的镇容镇貌。
2025-02-20 -
云安区部署中小学(幼儿园)接送学生车辆安全管理工作
近日,云安区召开中小学(幼儿园)校车和定制接送学生车辆安全管理人员工作会议。区教育局、市公安局云安分局交通警察大队、区交通运输局、市汽运集团有限公司云安分公司、全区中小学校安全管理人员、幼儿园园长等共50多人参加。会上,市公安局云安分局交通警察大队相关负责人结合具体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交通安全法规的重要性和违反法规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还详细介绍了校车和接送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交通规则,如限速、礼让行人、禁止超载等,并对校车驾驶员的资质要求进行了说明。他呼吁所有安全管理人员要时刻绷紧交通安全这根弦,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接着,市汽运集团有限公司云安分公司车队负责人对车辆安全管理进行了专业讲解,内容涵盖车辆日常维护保养的关键要点,如定期检查刹车系统、轮胎磨损程度等;还详细介绍了面对突发状况时的应急处置流程,包括车辆起火、交通事故等紧急情况的应对方法,为车辆运营管理提供了极具实操性的指导。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对2025年春季中小学交通安全教育和校车安全管理检查工作作了具体安排。明确校车检查分常规检查及突击检查,围绕车辆硬件设施、运营情况、驾驶员资质与健康状况及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等方面开展,要求各单位提前自查自纠,确保校车保持最佳状态运行。
2025-02-20 -
云安区都杨镇:人勤春来早,春耕备耕忙
初春时节,万物复苏,云安区都杨镇迎来了新的一年中最充满希望的时刻——春耕。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万象始“耕”新,到处呈现出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春耕景象。走进都杨镇蟠咀村、官坑村以及金鱼沙村等村庄的田野,只见农民们正抢抓农时,忙碌地种植花生等农作物。他们或挥锄挖坑,或浇水淋地,或俯身点播,每一粒种子的落下,都寄托着丰收的希望。据了解,都杨镇将于今年继续扩大花生和黑皮大冬瓜等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除了传统农作物的种植,都杨镇还积极推进撂荒地的复耕复种工作。通过线上线下宣传《关于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的通告》等方式,加强对撂荒地复耕复种政策的解读,引导和激励农民利用闲置土地进行耕种,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如今,一片片原本荒芜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成为都杨镇春耕备耕的一道靓丽风景线。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都杨镇深刻认识到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始终坚持把粮食生产放在首位。在春耕备耕期间,镇政府积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确保粮食生产顺利进行。同时,还加大了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保护耕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都杨镇在推进春耕备耕的同时,也注重耕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通过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以及“智慧都杨”无人机系统等加强耕地保护和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占用耕地行为,有效遏制了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趋势。此外,还积极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和复垦工作,增加了耕地面积,提高了耕地质量。近年来,都杨镇坚持党建引领,聚焦“百千万工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了乡村面貌的改善和都杨土特产的销售,激发了广大农户种粮的积极性。随着春耕备耕的深入推进,都杨镇广大农民群众正在用勤劳的双手描绘出一幅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崭新画卷。
202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