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讯
-
2025年4月自学考试云浮考区考前温馨提醒
广东省202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将于4月12日至13日举行。云浮考区共1个考点,设在罗定中学城东学校,为确保考试安全顺利有序实施,现就有关事项温馨提醒如下:1.考生应提前打印好准考证,赴考前请务必检查是否带齐身份证(不含电子身份证)、准考证等证件以及应带的考试用品,考生凭准考证和身份证按规定时间和准考证上各科目的考场、座位号参加考试。2.考生应提前规划好出行时间和路线,为避免停车不便等问题,建议考生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考生到达考点后不得在考点周围逗留、聚集,应尽快有序入场。3.进入考场需经过智能安检门检查、人工安检和对考生随身物品等进行必要检查以及身份验证检查(包括人脸识别技术和人工比对身份证检查)。①请考生不要携带钥匙、磁卡、打火机以及金属制作的手镯、戒指、项链、金属发卡等物品进入安检门,尽量不穿戴有金属装饰品的衣服、鞋帽等,避免因反复安检影响正常入场考试。②考生应提前安置好个人物品,尽量不携带书包、手机、手表、电子设备等与考试无关物品或贵重物品进入考点,以免丢失。③因身体特殊情况(如安装有心脏起搏器、金属牙具、使用助听器、孕妇等)无法进行安检的考生,请事先开具并携带由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④请考生在开考前60分钟到达考点,预留足够的时间配合考点工作人员进行入场安检,避免集中在考前安检造成拥堵,影响进场考试时间。考生应注意按照本次考试的有关要求,将与考试无关的物品一律存放在智能安检门之外考点指定的物品存放点。考点只负责给考生提供物品存放点,不负责物品的保管,出现丢失、错拿、忘拿等情况由考生自行负责。4.除必要文具之外(如2B铅笔、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马克笔、直尺、三角板、圆规、橡皮擦等),其他任何物品不准带入考场。严禁携带任何通讯工具(如手机、对讲机及其他无线接收、传送设备)、智能手表、运动手环、电子记事本、电子存储记忆录放设备、照相机、涂改液、修正带等与考试无关的物品进入考场。根据国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课程考核要求,考生在参加部分科目考试时,不允许携带使用任何型号的计算器(准考证上此类课程代码及名称前有标注“▲”符号,请考生知悉)。没有明确规定不能使用计算器,但确有计算要求的课程,考生可以携带使用简单的、无程序存储功能的计算器。考生在进入考场前,应自行检查是否携带违禁物品,避免造成考试违规。5.考生应自觉服从监考员管理,不得以任何理由妨碍监考员正常工作。考试过程中考生如携带手机、智能手表等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无论是否使用,均将依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认定为考试作弊,将按规定取消当次考试所有课程成绩。考生须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考试有关规定,诚信考试。如有违规行为,一经查实,将根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等规定严肃处理,并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有组织作弊、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考试试题及答案的;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等行为的,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6.2025年4月罗定中学城东学校自学考试考点示意图
2025-04-09 -
三江之韵丨在橘子洲,感受伟人风采
初冬时节,全家从广州南站出发,乘高铁去长沙旅游,未满2岁的孙子颇为高兴,到处撩人,别人说他聪明可爱。到达长沙后,入住黄兴南路步行商业街附近的一家酒店。稍作午休,我们便打车到橘子洲,瞻仰毛泽东青年艺术塑像。橘子洲是湘江最大也是最有名的洲,它坐落在湘江中央,四面环水,长达5千米,狭处横约40米,宽处横约140米,是一个狭长的洲岛。眼下的橘子洲,好像一片漂浮在湘江里的绿叶。我们一下桥就往洲头的环岛公路走,一路上行人熙熙攘攘,川流不息。冬日的阳光总是带着特别的温暖和明媚,面对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的美丽景色,孙子在嬉笑奔跑。这儿离毛泽东青年艺术塑像还有一段较长的路,奶奶抱着孙子,我们坐上了一辆旅游观光车,没多久,就看见了一片梅林。步入梅园,一株株梅树静静地伫立,枝头梅花点点,淡淡的幽香随风飘来,令人心旷神怡;梅花绽放于寒风中,似乎每一朵都诉说着坚韧与雅致,真是美得不凡。走过梅园,一片绿油油的橘园映入眼帘。橘子洲以盛产南橘而得名,种植了四十多种中外名橘。一棵棵橘子树,挂满金黄的果实,仿佛是冬日的灯塔,温暖了游客的心房。我们一边走,一边欣赏岛上的美丽风光,约5分钟,就来到了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广场。半月形的广场,一直延伸到湘江水边。站在广场上扶栏远眺,左边是繁华的长沙市区,右边是云雾缭绕的岳麓山,中间是波涛滚滚的湘江水,置身其间,仿佛是站在一艘超级航母上,它带着我们乘风破浪。我们走近毛泽东青年艺术塑像前,但见青年毛泽东深邃的双目,坚定地注视着当年这片饱经忧患的大地。我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1925年晚秋,32岁的毛泽东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凝望着滔滔北去的湘水,挥笔写就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长沙》。这首诗词,描绘了湘江寒秋美景,赞颂了革命青年,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思考,抒发了心忧天下、济世救民的豪迈情怀。我爱好诗词,尤其爱好毛泽东诗词。在他诸多诗词中,我最喜欢这首《沁园春·长沙》。该词对大自然的描写以及洋溢着革命家的豪情,是何等酣畅淋漓,青春勃发,又引发了多少人的共鸣!可以说,词中伟人那博大的胸襟和气魄,为青年立志报国树立了光辉的典范。青春逢盛世,奋勇正当时。毛泽东青年艺术塑像屹立在江边,气势磅礴。江面上波光粼粼,倒映着蓝天白云和岸边的绿树红花,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这座雕像充分还原了毛泽东32岁时的形象:总高度为32米,象征毛泽东32岁时在这里挥笔写下了《沁园春·长沙》这一不朽诗篇;长83米,寓意其享年83岁;宽41米,象征主席从1935年遵义会议到1976年逝世,执政41年。整座雕像仅底部就耗掉了8000多块巨石,总重量达2000吨,占地面积达到了3500平方米。雕像采用了“永定红”花岗岩巨石,寓意着长久永恒,其中红色作为国旗的颜色,不仅是中国人最喜欢的一种颜色,还充分地向我们展现了那段珍贵的红色记忆。站在雕像前,我们充分感受到了伟人的风采和一股强烈的革命精神。我们拍照留念,并给孙子讲述毛泽东的革命故事。【作者】黄志超
2025-03-27 -
三江之韵丨走进水湄村
在新兴县六祖镇西睦社区水湄村,世代传承着一项富有当地特色的民间习俗艺术活动:正月里来闹元宵——水湄“走大王”。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日趋富足,水湄“走大王”也年趋活跃,每逢农历正月十五这日,方沿几十里的群众纷至沓来观赏,场面十分热闹壮观。为进一步把水湄“走大王”这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明珠擦得更亮,这天,云浮市民间文艺家一行深入到水湄“走大王”现场创作采风。水湄村四面环山,前倚龙山国恩寺,后靠笔架山,新兴江支流船岗河从村前流过,波光潋滟、清澈的河水就像美女眼中那一汪秋波,而水湄村便恰似秋波上那道清浅温柔的眉弯,给水湄平添几分灵气,周围的山川河流及自然环境,构成了一幅浑然天成的“一湾碧水绕村前,钟灵之地出英才”的诗情画意图。提到钟灵之地出英才,西睦社区居委党支书陈绍灿介绍:被誉为军队中的“红色管家”叶季壮,就出生在水湄村。他在革命军队中长期做后勤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出任第一任贸易部长。还有叶肇,也出生在此。在抗日战争期间屡建奇功,曾率部队赴江西南浔一线作战,全歼日寇精锐部队,有“国之干城”之誉。水湄村上了年纪的老人都记得,叶肇从军后,多次回过新兴。每次回到船岗圩口,他就下马步行,见到同村人或邻村长老,必躬身问好。青黄不接时,还在村龙德庙煮黄豆粥分给乡邻度饥饿。有一次,他见到有个老人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立即把自己的军装披到老人身上。据村史记载,早在康熙年间,水湄村便开设武馆,聘请名师习武,至道光年间人才辈出;建国初期至六十年代,水湄已经出了不少大学生、留学生。水湄极具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是新兴县首条被广东省评定为“广东省古村落”的村,其中民间正月十五闹元宵“走大王”习俗,是祖先留下的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正月十五,除了放焰火、武术、醒狮表演等活动外,最热闹的就是“走大王”了。许多地方的历史都是写在书本里,而社圩的金色年轮、悠久的历史就镌刻在这片热土上。我们信步在村道上,静静地欣赏沿途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不知不觉,已到了晚上八点多钟,一轮明月从天边升起,整个村庄开始热闹沸腾起来。村中男女老幼穿着节日盛装,与应邀而来的亲朋好友、嘉宾一起前往龙德庙恭迎大王。一声令下,醒狮起舞、鼓乐齐奏、鞭炮齐鸣、彩旗飘扬、焰火冲天,水湄“走大王”活动的帷幕徐徐拉开,村中的小伙子们舞着醒狮、抬着大王,围着熊熊燃烧的火堆奔跑。“走大王”,意为让烈火驱走瘟神,驱走厄运。人们通过这种方式,祈求村民平安,祈求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生活安康。接着,武术、醒狮表演等活动轮番上演,熊熊燃烧的烈火与多彩绚丽的烟花交相辉映,场面十分壮观,好一幅“太平盛世、幸福水湄,水湄大王别样红”的壮丽画图。此情此景,惹得我诗兴大发,即兴赋诗歌之:毕竟水湄正月中,习俗不与各处同。接天圣火无穷碧,水湄大王别样红。上述仪式进行完后,再把大王请回原处安放好。至此,历时几个小时的“走大王”活动才慢慢地落下帷幕。夜深了,望着远处若隐若现的龙德庙,望着热闹沸腾了一天的村庄,我想,认识水湄,了解水湄,就应该从这些自然景象开始;而要真正认识水湄、真正了解水湄的文化起源,想必就要从这些世代传承的民间群众文化活动开始了。这些活动从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中产生,世代传承。勤劳朴实的水湄人就是用这些活动与文化,编织着世代不变的美好愿望和理想,延续着对自然、生活的探索和追求。深深的水湄烙印,浓郁的水湄风情,必将赋予这些活动永不消逝的创新活力。
2025-03-06 -
三江之韵丨春耕(外一首)
几场春雨过后春耕便进入了农事日程沉寂了一个冬天的田野又开始躁动、热闹起来养精蓄锐多日的耕牛步伐轻松,斗志昂扬犁铧掀起的滚滚泥浪舒展着即将播种的兴奋农夫充满阳春味的吆喝给苏醒的田园平添了几分神韵低飞的燕子三五成群,叽叽喳喳好像在预测、讨论来日庄稼的收成忙碌的蜜蜂在油菜花海里穿来穿去满身的花粉透露出收获的甜蜜与欢欣春耕,本就是一幅绝美的水墨画年年春天,如期发表于广袤的田野而缕缕春风,潇潇春雨,暖暖春阳永远都是画面最生动最迷人的背景布谷时令进入春天的腹地便总会听到布谷鸟不厌其烦的鸣啼布谷,布谷,布谷……一声接着一声一阵接着一阵只有农人听得懂声声布谷就是催春的鼓点赶紧播种,播种农时,千万不能耽误其实,许多鸟的叫声都饱含人间烟火味比如燕子,比如麻雀但,都远不如布谷叫的那么浓郁,那么厚重是的,每一声布谷都穿越了繁忙而艰辛的农事最终,与粒粒稻麦一起汇入农家丰盈的谷仓
2025-03-06 -
三江之韵丨母亲的春天
在岁月的河畔,母亲站成了一道温暖的风景。额上的皱纹,如春风吹过的田野,那是时光的犁铧留下的痕。她的笑容,恰似春日暖阳,轻柔地拂过每一个冰冷的角落。粗糙的双手,在针线间穿梭,为我缝补着生活的漏洞。厨房里,袅袅的炊烟是她写下的温暖诗行。锅碗瓢盆的交响,是春天里最美的乐章。母亲在小院里忙碌,播下希望的种子。汗水滴落在泥土,绽放出一朵朵芬芳的花。那一头如雪的白发,在春风中飘动,是岁月的霜花,也是母爱的无瑕。她的目光,依然明亮,充满着对生活的期待与守望。在母亲的春天里,我永远是那株被呵护的幼苗。纵然时光流转,母亲的春天永不凋零。她用爱,绘出四季的色彩,让我的世界,永远花开不败。
2025-03-06 -
三江之韵丨一路慢行赏西江
从云安区六都镇到都杨镇,有一条蜿蜒在西江边的小公路。在我看来它十分美丽,甚至觉得是老天爷藏在我们云安的一条“宝藏公路”。我经常走这条江边公路,从最初的工作生活需要慢慢变成了喜欢,变成了习惯,也成为了我闲暇时赏景散心的好去处。这条藏于西江边的小公路,位置略显偏僻,平时车辆不多,对于喜欢安静的我来说,行驶在这条公路上是一种别样的享受。公路的两旁沿路栽着紫荆树,每当花开季节,五彩缤纷的紫荆花把江边公路衬托得十分惊艳。紫荆烂漫,一路飞花,仿佛梦境般的迷离缥缈,让人心旷神怡。驾车行驶在公路上,一路青山绿水相伴,车窗外的风景,如同一幅流动的画卷,随着前行而缓缓展开,质朴村落点缀其间,让人流连忘返。偶尔,一两只水鸟从路旁树丛中振翅而起,在车前半空中自由追逐玩耍,留下一道道优美的弧线,为这宁静的公路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忽然邂逅这样醉人的自然之美,那种震撼和宁静交织的感觉,让人忘却好多烦恼。如果不赶时间,还可以找个合适的位置停下车子,于空旷处驻足观望,或于江边小路漫步,清空思绪,静静欣赏江景的美,细细品味带着江水清凉和花草芬芳的拂面江风。江水悠悠,几艘渔船或静静地漂浮水面,或忙碌穿梭,在两岸连绵起伏、形态各异的山峦映衬下融为一体,宛如一幅水墨画。沉浸于这片宁静与美好的自然画卷中,耳畔是江水轻轻拍打岸边的声音,感受着这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心中充满了安静祥和,仿佛找到了心灵的归宿,所有的烦恼与压力此刻都被化解,只留下内心的纯净与自由。实际上,这条公路沿途已陆陆续续增添了好些供人们游玩的好去处,让这一路旅途变得更美更惬意。或崖鹰山登高眺望,或清风公园静坐观赏,或降水村沙滩漫步踩踩柔软细腻的江沙,或湾边村细细领略晚霞渔火、落日波光……当然还可以走进西江沿岸渔村探访,听老渔民讲西江河鲜的趣味故事,如果运气好碰上渔民刚打捞的新鲜鱼虾,那就有口福了。古语所言:“看山心静,看水心宽”。在城市的喧闹和繁忙的生活中,我们需要让自己慢下来看看山水,去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去感受那份不被打扰的宁静,从而找回内心的平静与力量。此情此景,值得我们慢慢走慢慢赏。
2025-03-06 -
三江之韵丨遇见三角梅
三月,你从围墙的裂缝中醒来层层叠叠簇拥着紫色的火焰点燃了整条街的寂静蝴蝶停在你的肩头呢喃着冬日的霜华而你只轻轻摇晃洒落一地星光阳光穿过你的花瓣它们或呈椭圆边缘带着微微的波浪似被爱人轻吻后留下的温柔痕迹我站在你面前数着你绽放的节奏每一朵都是春天的心跳风拂过你抖落身上的尘埃将整个春天穿在身上
2025-03-06 -
三江之韵丨又遇桐花雪落时
油桐木属于大戟科乔木,是岭南常见的一种树木。桐花一般在春末夏初绽开,然后凋谢散落在乡间泥土上。记得小时候生活在乡下,都会跟着大人去野外玩耍,看见桐花飘落,回家会与父母说:“今天我见树上掉下好多白鸭毛”,惹得父母哈哈大笑。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南方成长的我除了见过白羽毛外,根本不知道世界上还有洁白的婚纱、棉絮,更不知道还有白茫茫的雪花。小时候,我经常看到桐花跌落,但我并没有读懂桐花如雪花飘落的意境。而《桐花雪落》的作者黄萍,将桐花赋予生命,一树繁花悄无声息地绽放,不与百花争艳,刹那间绚烂之后,又形象生动地将缤纷落下的桐花比喻为白皑皑的飘雪坠落,像雪崩一般凋谢。同时感悟到生命的脆弱,感悟自然法则的强大。比葬花的林黛玉,有过之无不及,懂花爱花惜花,不愧是花痴中的“花痴”。初识黄萍君,是在2019年一次“舒卷时光”读书活动,珠圆玉润的黄萍君自我介绍说,自己才开始学习写作,没想到几年后的今天,她的大作《桐花雪落》横空出世。翻开书页,那优美的文字如潺潺溪流,淌进心间。她笔下“大簇大簇的白桐花蓬蓬勃勃地开在山顶的新旧绿之间,仿佛给山峦戴上一顶雪白的帽子”,这般生动的比喻,将桐花的姿态与春日山林的景象鲜活勾勒,让我瞬间忆起儿时山间的烂漫春光。再读“梨花点点心上白”章节,如沐春风,同样美不胜收。“梨花,是春天的信使,一曲梨花一簇白,一片流云一点开。游目骋怀,心旷神怡”,她把梨花比作信使,灵动又贴切,传递出春的消息,恰似儿时我在田野间奔跑,感受那春风裹挟着的生机,与文字共鸣,唤醒心底沉睡的温柔。而“山村的春是熙熙攘攘的,每个枝头绽放嫩芽,仿佛在宣示着新生。漫山遍野的棠梨树一夜之间换上洁白婚纱”,这满是蓬勃生命力的描绘,远胜于我童年对春的感知。乡村春日里,万物生长,桐花飘落,如同洁白信笺,记录着成长的琐碎与美好,黄萍用文字,让我再次邂逅那段纯真岁月,与桐花雪落的烂漫时光重逢。合上《桐花雪落》,心仍沉浸在黄萍君营造的诗意世界里。那些关于桐花、梨花、山村春日的描写,就像一把把钥匙,打开了我记忆深处那扇通往童年的门。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能有这样一本书,以细腻笔触唤醒沉睡的温暖与纯真,是何等珍贵。它让我明白,生活的诗意从未走远,那些藏在岁月褶皱里的美好,只需一缕文字的光,便能重新熠熠生辉。此后,每当我在喧嚣中疲惫,都会翻开这本书,在桐花雪落间,寻回内心的宁静与最初的自己。【作者】陈月继
2025-02-27